科教之窗

  • 2021.05.20
    我校环境与建筑学院孙婵娟老师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计划、学校“乘风计划”资助,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土木、环境与建筑工程系访学期间,突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袭击全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孙婵娟在国外导师Zhiqiang (John) Zhai教授的指导下,于2020年7月13日以第一作者在城市与建筑环境领域有重要影响力期刊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社会》,SCS,影响因子5.268)上发表论文The Efficacy of Social Distance and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COVID-19 Transmission(《社交距离及通风有效性在阻止新冠病毒肺炎疾病传播中的作用》)。近期,根据ESI最新检索数据显示,该论文同时入选1%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该研究通过计算密闭空间(飞机、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以及办公室、教室等建筑空间)中人正常说话情境下液滴传播距离,以概率分布的方式演绎了人与人之间的安全社交距离;将社交距离因子与通风有效性两个参数引入到经典的呼吸道疾病
  • 2021.05.20
    5月10日,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与材料研讨会在先进制造楼103室举办,我校理学院、环建学院、光电学院、医食学院从事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及部分研究生参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铋锗分会秘书长冯君从、副秘书长刘麦,我校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大伟教授出席会议。作为特邀嘉宾,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王晓松教授通过视频方式在线参会。张大伟对线上线下参会的嘉宾学者表示欢迎,对铋科学与材料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强调:“铋相关材料的研究与创制契合我校科研发展方向,希望以国家的‘卡脖子’技术为研究对象,攻坚克难,将我国铋科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冯君从在致辞中对我校在铋科学研究中的贡献给予肯定,她谈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作为铋的供需大国,初级产品过剩和低价竞争是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急迫需要产学研结合并加快科技创新,对我校举办铋科学与材料研讨会给予充分肯定。缪煜清教授作题为“铋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思考”的报告,指出“中国铋的储量、产量及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三个第一’却没有形成市场话语权的优势,其核心问题就在于技术的滞后。我们要加大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合作,推
  • 2021.05.18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与经贸会展创新实践赛总决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北京、安徽、福建、湖南、江苏、广东、重庆等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6所高等院校的209支参赛队入围全国总决赛。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罗芳教授,专业教师唐俏、杨乐带领五支队伍前往宁波参赛。经过激烈而紧张的比赛,我校获“最佳院校组织奖”,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唐俏、杨乐等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联合共同主办。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1年,目前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教育领域,创新实践、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2021年起,该赛事首次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学科竞赛排行榜目录(赛事编号46),是目前学科竞赛排行榜目录中唯一的国际贸易专业赛事活动。本次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设置了国际贸易竞赛和经贸会展创新实践赛两个专业赛事。各参赛队伍以企业(模拟出口商)名义参赛,竞赛内容包括参展计划书(中文)、展位海报设计与商品陈
  • 2021.05.17
    日前,由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农办确定的浙江省第六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正式发布验收与评价结果,我校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王勇教授团队设计的平阳县凤林村项目评分位列全省第一名。此次评价验收的历史文化村落共计244个,其中重点村44个,一般村200个。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源于2003年的“千万工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等亟待破解的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刻了解省情农情后,确定以县级为平台、乡镇为主战场、村一级为主阵地,全省整治1万个村、每个县建设10个示范村、全省100个县,这就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推动的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中国的农村发展令世界瞩目。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是浙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素有“浙江延安”之称,被誉为“浙南西柏坡”“浙江第一红村”,被列为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凤林村是中共浙江省委诞生地,也是浙南红军挺进师驻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边临时省委、浙
  • 2021.05.17
    5月16日,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45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上,由我校计算中心周春樵老师指导的科创工坊ACM程序设计战队(成员:任灏贇、王必成、潘孝安)斩获金奖,是目前我校参加该项赛事取得的最好成绩。本次大赛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246所高校511支队伍、2000余名师生参赛。我校学子与各大知名院校的同学同场竞技,力挫群雄,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获得金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与算法创新能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主办,被誉为计算机界奥林匹克竞赛,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类竞赛,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属于校定A类赛事。计算中心“科创工坊”ACM竞赛团队2019年建立至今,在公共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的关心指导下,借助OJ系统与题库建设,对学生进行系统实战训练,形成了“持续招新、每周双训,校际联赛、大赛实战”的培养模式,三年来累计获得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银奖2项、铜奖2项,亚洲区决赛(EC-F
  • 2021.05.17
    据科睿唯安公司2021年5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机构。计算机科学学科成为我校第4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目前我校其他进入全球前1%行列学科情况为:工程学学科位列第410位(共1722所机构入选);材料科学学科位列第523位(共1015所机构入选);化学学科位列第950位(共1421所机构入选)。“十三五”以来,学校紧抓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机遇,明确学科布局,聚焦学科特色与优势,对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需求,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是“十四五”事业发展的开局之年,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标志着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攀升。围绕国家和上海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紧扣“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目标,进一步凝练重点学科的特色发展方向,加强支撑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重点学科与支撑学科联动发展模式,为实现与上海城市地位更加相衬的国内理工科高校建设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ESI收录了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
  • 2021.05.16
    新学科建设背景下,如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是新时代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十四五”期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必须瞄准科技前沿,积极迎接新时代挑战。为满足广大研究生英语教师发展的需求,增进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经验交流, 5月14日至5月16日,“第七届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与学科建设论坛”于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汇聚上海,在国际合作教育楼展开研讨。论坛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张华、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彭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社长鞠方安分别致辞。张华致辞论坛主题报告围绕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与挑战、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评价方式、课程思政、教材编写、新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等主题展开。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李淑静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周
  • 2021.05.14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李代禧老师在国际权威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中科院top1区,IF=19.233)发表的论文“人肠道防御素5通过掩蔽ACE2抑制SARS-CoV-2的侵袭”(Human Intestinal Defensin 5 Inhibits SARS-CoV-2 Invasion by Cloaking ACE2)被列为世界学术组织“Faculty Opinions”推荐论文,并由德国基尔大学的免疫学专家Jens-Michael Schröder教授进行点评,评论指出了该项工作给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全新途径——既可以使用HD5作为治疗药物,也可以通过刺激内源性HD5的合成来预防或治疗。Faculty Opinions(原F1000Prime,于2020年4月12日改名为Faculty Opinions)是国际生物医学领域重要的学术论文评估机构,由全球近8000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组成,“Faculty Opinions”中的科学家从每年所发表的生物医学论文中评选出一小部分(不足千分之二)最重要的文章,赋予“F1000”论文称号推荐给全世
  • 2021.05.14
    近日,我校光电学院刘一教授带领的超快非线性光学团队在庄松林院士的指导下,在空气激光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空气激光是近几年来超快光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课题。其利用空气作为激光增益介质,能够在远程大气中形成虚拟激光器,有望为光学远程探测提供全新概念的光源,如图1所示。该新概念光源有可能为大气污染探测、远程电磁辐射测量、战场痕量气体检测、精密测量等方面带来突破性提高。图1.空气激光概念图基于氮气离子的空气激光由于在高强度飞秒激光的作用下可以在前向产生很强的一系列相干辐射信号(如391.4nm和427.8nm),因此备受各方关注。氮气离子空气激光这一效应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涵,包括相干辐射,超快电子过程和量子调控,亟待研究人员去理解和挖掘。最近,刘一教授团队在对氮气离子超辐射的相干控制实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实验中,团队通过注入两个不同频率的种子脉冲演示了不同振动能级间的相干控制,揭示了通过振动运动的量子相干传递特性。如图2所示,高精度的脉冲间时间延迟的控制展示了不同频率光谱线之间的相干耦合。这种调制周期对应种子脉冲的波长,即391.4nm或427.8nm。理论上,团队采用微观分子弛豫模型解释了
  • 2021.05.11
    5月8日至9日,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电力大学临港校区举行。经校内选拔,我校共输送14件作品参与市赛复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共有7支队伍挺进决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各支团队发挥自身优势、精心布展、准备充分,最终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我校连续四届捧得“优胜杯”。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生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创新创业学院等职能部门和学院大力支持下,校团委自2020年5月起,就开展挑战杯项目的遴选和培育工作。自校赛启动以来,校团委先后发布“挑战杯”竞赛备赛指南6期,帮助师生了解“挑战杯”竞赛章程、解读评审规则,并指导学生撰写作品申报书;邀请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资深评委面对面为参赛师生提供指导,历经多轮项目选拔、精心培育、逐步完善;在市赛之前,校团委也多次组织参赛团队演练答辩,为各团队提供专业的帮助。“挑战杯”系列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市赛已落下帷幕,今年10月,第十七届
  • 2021.05.11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的招标结果,我校管理学院吴忠教授课题组和赵来军教授课题组分别获得立项,为推动上海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供稿:管理学院
  • 2021.05.10
    5月8日上午,第二届上海MBA教指委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年度优秀表彰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举行。特邀嘉宾有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束金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文、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主任陈佳和上海MBA教指委首任秘书长李学昌,上海MBA教指委主任委员邵志清、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峥等上海MBA教指委委员、获奖代表和受邀代表等近五十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MBA教指委秘书长许鑫教授主持。束金龙、张文致辞。邵志清宣读第三届上海MBA案例教学大赛和2019年上海MBA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获奖名单。上海理工大学获第三届上海MBA案例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仲伟冰老师获二等奖、赖红波老师获鼓励奖,MBA学生邹学荣、高梅娟获2019年上海MBA优秀学位论文奖,蒋晓焰同学获优秀学位论文提名奖。获第三届上海MBA案例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第三届上海MBA案例教学大赛获奖2019年上海MBA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获奖随后,李学昌主持专门委员会建设论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华东理工大学案例中心主任陈万思、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峥分别就案例建设专门委员会、行动学
  • 2021.05.08
    近日,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获奖名单与国赛晋级名单发布,我校学子在该项赛事中获上海市奖项132项,其中上海市一等奖50项(晋级全国总决赛)、二等奖46项、三等奖36项。省赛获奖人数、晋级全国总决赛人数均再创新高。132位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分别来自我校公共实验中心(指导获奖76人)、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指导获奖33人)、机械工程学院(指导获奖22人)、出版印刷与设计学院(指导获奖1人)。“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2019年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校定A类赛事。本届赛事中,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所高校7.5万余名选手参加了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物联网设计与开发、EDA设计与开发七大竞赛科目的比赛。我校作为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软件赛)上海赛区的赛点,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实验中心、教务处)进行了精心周密组织。我校在此届大赛中获奖人数与晋级全国总决赛人数双创新高,充分展现了学校“四课一体系”教学改革的成效。
  • 2021.05.07
    4月24日,第四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演讲比赛落下帷幕。我校外语学院日语系副主任李叶带领2018级光电学院董雯岚经过充分准备,在预赛、决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指导团队中还包括周晓杰、福井祐介两位老师,创造了我校参加该项赛事的最佳成绩。本次比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5所高校的35名非日语专业选手入围总决赛。决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两部分构成,评分标准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内容结构和表达能力四大项。我校选手在命题演讲环节中,慷慨激昂的语言语调,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即席演讲环节中,开拓思维,条理清晰的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观众与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我校外语学院日语系通过日语及日本文化类公选课、日语二外、日语辅修等多种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非专业日语人才。特别是2019年起为高考入学非英语的学生量身定做“大学日语”系列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日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日语讲好中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