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之窗

  • 2021.06.24
    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于6月19日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颁奖仪式,我校参赛队获得2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和10个优胜奖。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组委会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本次大赛主题鼓励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由参赛学生根据程序设计应用、数据库应用系统、Web 网站设计、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多媒体制作和企业合作项目8个赛道自由选题。全市共有23所本科高校的912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80余名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严格评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25个、二等奖123个、三等奖238个和若干优胜奖。我校参赛队成绩名列前茅,在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应用赛道成绩优异,在与众多重点院同台竞技中以绝对优势一举夺魁,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本届大赛中光电学院19级院士班的同学表现尤为突出。继2021年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后,参赛队员将继续完善作品,迎接2021年(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本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
  • 2021.06.22
    2021“光明优倍”杯第十九届中国MBA创业大赛东中部赛区决赛于6月20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比赛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承办,江南大学MBA教育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BA教育中心、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江苏高校创投俱乐部联盟联合协办。赛事共吸引了来自东中部共计33所院校的114个项目报名常规赛和专项赛,参赛项目主题涵盖广阔,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生物医药、健康美体、新材料科技、食品餐饮、居家智能、宠物生活、物流供应链、教育培训等行业。经初赛评审,最终决出12支队伍晋级东中部赛区常规赛、5支队伍晋级东中部赛区专项赛。我校2支队伍入围本次东中部赛区常规赛决赛并获“新锐奖”。参与此次赛事并获奖的2支团队采用医工交叉模式,融合医疗器械、软件工程、社会学和商科的知识背景,将医疗器械产品研发落地。通过参加此次赛事,团队成员积累了丰富的创业历练和经验,提升了团队协同共进精神。获奖证书上理参赛选手合影参赛人员合影供稿:管理学院
  • 2021.06.17
    6月13日,第二届“联想杯”全国高校程序设计在线邀请赛暨第四届上海理工大学程序设计竞赛举办。赛事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Purdue University North Central (Westville)(普渡大学中北分校(韦斯特维尔))、Rīgas TehniskāUniversitāte(里加科技大学)等海内外300余所高校以及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北京市、河北省、广东省等省队队员共2286人参赛。此次竞赛由我校公共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联合主办,联想集团赞助,计算中心承办。赛事采用线上+线下竞赛模式,线下赛事由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上海市高校的30余名选手参加。线上线下赛事采用同一套全英文赛题,内容涵盖高级数据结构、动态规划算法、离散数学、计算几何、逻辑思维等,考察参赛选手利用计算机算法知识解决复杂化、抽象化、系统性问题的编程实践能力,提升选手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赛事采用ACM赛制,选手需在5个小时内完成12道赛题的建模、编程、测试提交等工作,不仅是对选手
  • 2021.06.17
    6月10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正式公布了《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等305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 ,我校能动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2021年1月至2026年12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促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自2019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认证申请获批受理以来,学校和学院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确保了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过控专业以认证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认证核心理念,着力在学生管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建设上下功夫,按照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和过程管理,促进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将以通过此次工程教育认证为新起点,围绕突出专业特色,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供稿:能动学院
  • 2021.06.16
    近日,我校环境与建筑学院张治国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以《黏性多孔土体中盾构隧道渗漏水及列车荷载作用下地层固结变形的数学模型研究》(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ground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s induced by lining leakage of shield tunnel under train loading in viscoelastic porous soils)为题的学术论文,被数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顶级期刊《应用数学模型》(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中科院一区且为Top期刊)录用且即将在线发表。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项研究也得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挪威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以及国土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等兄弟院所的智力支持。考虑到地铁列车荷载会对盾构隧道持续动力作用,诱发衬砌结构渗漏破损而影响周围软土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以及地层固结,最终会造成地表沉降和隧道下沉等安全事故,该项研究工作采用太沙基—伦杜列克(Terzaghi-Rendulic)固结方程和玻尔兹曼(
  • 2021.06.15
    6月6日,首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全国决赛在线上进行。经过校赛、省赛的选拔,我校共有33名选手晋级全国决赛,最终外语学院唐怡菲和中英国际学院柏舒两名同学获得本科组特等奖,其中,唐怡菲同学位列全国前20强。“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由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依托“词达人”英语词汇智慧学习平台在线进行。大赛参赛对象为全国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设“本科大学英语组”和“高职公共英语组”独立开展比赛,分校赛、省赛、全国决赛、全国总决赛四级。大赛于4月正式启动,共吸引了我校800多名本科生参赛,我校在全国决赛中共取得了2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推动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大赛赛题范围以必考词汇(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文化相关词汇),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词汇为主。外语学院建院42年以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本次参赛积极推动了大学生深入学习习
  • 2021.06.15
    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近日落下帷幕,我校本科生表现优异,其中基础学院陈楚云同学获得全国特等奖。外语学院周洪阳、版艺学院丁阳等6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另有37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62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我校本科生以连续获得特等奖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建校115周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全国唯一的大学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外语学院积极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英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外语学院组建了“大学生英语竞赛指导团队”并成立了赛前训练营,指导团队的周庆艳、刘秋芬老师通过组建学习坊、线上和线下结合,针对笔试和口试进行了实战演练,对参赛选手进行多项技能培训和指导,对学生读写能力和口语能力进行专项训练。此次比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助力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的成果。供稿:外语学院
  • 2021.06.15
    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领域中是一个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在活体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各种生物尺度信息。然而,衍射极限限制了传统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率,使得比细胞内纳米尺度(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物体无法进行光学成像。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技术是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够对尺寸为纳米的物体进行光学成像,从而进行亚细胞的研究。近年来,STED显微镜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生物标本的深层进行高对比度超分辨率成像而不造成光损伤仍然是一个挑战。在STED显微镜中,有机荧光团经常被用作生物样品纳米探针。然而,它们需要强脉冲照明,这会引起光毒性、光漂白和自发荧光。此外,有机荧光团通常在可见光区工作,由于光衰减和像差,限制了STED显微镜在深层组织研究的应用。上海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暨南大学的国际合作成果已经克服了这些限制,开发了一种新的发光镧系元素纳米探针,该探针可用于亚细胞结构的低功率STED显微镜和深层组织超分辨率成像。此成果于6月14日以“通过使用下转换镧系纳米颗粒在连续波近红外实现STED显微镜”(Continuous-wave Nea
  • 2021.06.10
    6月5日,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落幕,经过校赛和市赛选拔,我校学子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8项、优秀奖15项,合计52项奖项。全国一等奖获奖人数与总决赛获奖人数再创新高。其中,由计算中心科创工坊指导的任灏贇同学在全国数万名选手参加的C/C++程序设计A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300多所高校的7.5万余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省赛选拔,最终有7500余名同学顺利完成了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物联网设计与开发、EDA设计与开发七大竞赛科目的全国总决赛。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实验中心、教务处)、光电学院精心组织了本届大赛,指导教师采用线上线下辅导、从基础编程到算法讲解、专题训练、真题解析、校内模拟比赛等形式对参赛选手进行全面系统培训,为参赛选手获得全国总决赛的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蓝桥杯”大赛锻炼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充分展现了
  • 2021.06.08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产品设计类)于6月4日下午在上海理工大学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26所长三角地区高校共同参与。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丽霞,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甘屹,版艺学院党委书记李景玉、院长蔡锦达等领导嘉宾以及各高校师生代表出席开幕式。盛春在致辞中表示,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指导下,本届“汇创青春”产品设计类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大力营造长三角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搭建校园创意创新与文化产业园区对接的桥梁,推进高校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无缝”对接。盛春致辞版艺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谌涛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活动的概况。赵丽霞在开幕词中谈到,“汇创青春”经过六年发展,吸引了数百万学生积极参与,已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大
  • 2021.06.07
    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外语类专业组)上海赛区复赛和决赛于6月5日至6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18所高校的22位选手分别参加了英语专业组和商务英语专业组两个组别比赛,于在6月5日展示了20分钟“课堂授课”,其中10名选手晋级6月6日决赛,决赛包括10分钟“即兴说课”和5分钟“回答问题”环节。我校外语学院英语系(科技翻译)副主任贾晓庆和英语系(中美合作)主任黄芳全程参与了为期2天共3轮的激烈角逐,两位老师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分析视角赢得了评委老师赞赏,尤其在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融合部分,充分展现了价值观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最终分别获上海赛区总决赛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和商务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展示出了我校英语专业教师精进的职业素养、流利的语言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及对课程思政的深刻认识。外语学院获本次大赛中唯一的优秀组织奖。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担任赛事的评委会主任,并在颁奖典礼上代表评委会
  • 2021.06.03
    梯次利用是解决目前车用锂离子电池大规模退役的有效方法,能将锂离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具有巨大的环保、经济及社会价值,近年来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以退役锂离子电池构建的储能系统也是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机械工程学院动力电池系统管理团队面向国家需求挖掘退役锂离子电池退役利用相关科学问题,努力攻克相关技术瓶颈,在论文发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1年以来,该团队来鑫副教授与郑岳久副教授合作在《储能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IF=16.28)、《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评述》(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IF=12.11)、《车辆技术IEEE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能源》(Energy)、《清洁生产》(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国际传热传质》(International Journal o
  • 2021.06.03
    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RoboMaster 2021中部区域赛RMUT高校单项赛近日落下帷幕,上海理工大学RoboVigor机器人队凭借着“步兵机器人”的优异表现,在“步兵竞速与智能射击”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比赛过程中,队员们反复调试机器人性能,力争以最好状态迎接比赛。对于本次获奖与晋级,同学们表示,从最初探索,到步入赛场的紧张,再到收获奖项的喜悦,整个过程有太多期待,他们非常庆幸努力过程在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比赛告一段落,但队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今年8月,RoboVigor机器人队“步兵组”将赴深圳参加全国总决赛,走向更广阔的比赛平台。供稿:中英国际学院
  • 2021.06.03
    近日,我校锦绣生涯工作室被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立项为2021年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经过层层遴选,全国有20个(其中上海4个)工作室入围。锦绣生涯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于2017年立项为上海市级工作室,凝聚了全校30余位具备职业生涯咨询资格的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10余位企事业单位导师,秉持“职海引航,生涯引领,成就学生锦绣人生”的工作理念和情怀,将“让学生成长得更好”作为使命,促进学生长远的生涯发展。五年来,工作室首创了摆摊咨询法,沉下心、俯下身,在招聘会、宣讲会设置临时咨询服务摊位,现场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累计为5000余位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精准指导。疫情发生伊始,工作室就主动探索把工作搬到网络,成员们化身主播,根据学生需求备课,利用晚上、周末、五一放假时间,为分散在全国的学子提供一对一云咨询、就业指导课程直播等服务。自2020年3月以来,在B站平台直播,为学生进行指导累计90余次,收看总人气超过8万;录制60余个直播视频,内容涵盖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权益维护、研究生复试指导、公职类考试指导、参军政策解读、简历修改、面试指导等诸多方面,播放量超过3.3万次。2021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