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之窗

  • 2019.10.08
    9月25日下午,第11期教学沙龙在德国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教学沙龙的主题为“世界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分享”,邀请曾参加上海纽约大学随堂听课学习项目的理学院王世霞和李小丹、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任梅、外语学院李学欣担任分享嘉宾,20多名老师参加。活动由任梅主持。上海纽约大学随堂听课学习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6年设立,旨在引导青年教师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课堂教学经验,进一步改革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王世霞老师从完善的学习生态系统、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先进人本的教学设施等方面分享了ApplicationLab2.0这门课程的听课心得。她感受到上海纽约大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而且体现在学习生活场所软硬件的配置和设计等各个细微之处。李小丹老师详细介绍了选课听课流程、学校基础设施的利用,并以旁听Universityphysics课程为例,分享了融入学生总结和问题讨论环节的课堂教学架构,三段式过程性的课程考核模式以及将这些元素合理融入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反思。任梅老师以教师与学生的契约入手,分享了上海纽约大学课程中的规则意识、
  • 2019.10.08
    9月25日下午,第11期教学沙龙在德国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教学沙龙的主题为“世界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分享”,邀请曾参加上海纽约大学随堂听课学习项目的理学院王世霞和李小丹、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任梅、外语学院李学欣担任分享嘉宾,20多名老师参加。活动由任梅主持。上海纽约大学随堂听课学习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6年设立,旨在引导青年教师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课堂教学经验,进一步改革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王世霞老师从完善的学习生态系统、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先进人本的教学设施等方面分享了ApplicationLab2.0这门课程的听课心得。她感受到上海纽约大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而且体现在学习生活场所软硬件的配置和设计等各个细微之处。李小丹老师详细介绍了选课听课流程、学校基础设施的利用,并以旁听Universityphysics课程为例,分享了融入学生总结和问题讨论环节的课堂教学架构,三段式过程性的课程考核模式以及将这些元素合理融入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反思。任梅老师以教师与学生的契约入手,分享了上海纽约大学课程中的规则意识、
  • 2019.10.08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か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公示名单版艺学院青年教师陆责《基于盲文的汉字字库设计及应用研究》获批青年项目,这是我校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三个单列学科项目之一,是我国艺术科学领域高次、权威性的基金资助项目,其艺术科学研究在国家层面起到了示范引导的作用。本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青年项目34项,上海市仅3项陆赉老师专注于字体库研究,本研充课题旨在帮助盲人群体了解汉字文化,并力国解决现行汉语盲文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设计的角度呼吁社会了解盲人的文化生活以及语言应用,在信息传达上,帮助盲人完善与明眼人的文字沟通,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供稿:科技处、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 2019.10.08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か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公示名单版艺学院青年教师陆责《基于盲文的汉字字库设计及应用研究》获批青年项目,这是我校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三个单列学科项目之一,是我国艺术科学领域高次、权威性的基金资助项目,其艺术科学研究在国家层面起到了示范引导的作用。本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青年项目34项,上海市仅3项陆赉老师专注于字体库研究,本研充课题旨在帮助盲人群体了解汉字文化,并力国解决现行汉语盲文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设计的角度呼吁社会了解盲人的文化生活以及语言应用,在信息传达上,帮助盲人完善与明眼人的文字沟通,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供稿:科技处、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 2019.10.08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か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公示名单版艺学院青年教师陆责《基于盲文的汉字字库设计及应用研究》获批青年项目,这是我校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三个单列学科项目之一,是我国艺术科学领域高次、权威性的基金资助项目,其艺术科学研究在国家层面起到了示范引导的作用。本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青年项目34项,上海市仅3项陆赉老师专注于字体库研究,本研充课题旨在帮助盲人群体了解汉字文化,并力国解决现行汉语盲文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设计的角度呼吁社会了解盲人的文化生活以及语言应用,在信息传达上,帮助盲人完善与明眼人的文字沟通,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供稿:科技处、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 2019.10.0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网举办了“我的中国”全国德语短视频大赛,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用德语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兴趣,提高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让世界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外语学院孟小果老师指导的《可延续的都市,可存活的建筑》和《疾驰的中国》两部作品荣获三等奖,严佩琦老师指导的《旗袍》荣获网络最佳人气奖。德语系教师鼓励外语学院德语系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德语系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视频拍摄上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用德语和影像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在众多参赛院校中,上海理工大学表现尤为亮眼,我校共计6组作品入围,是作品入围全国前30名最多的院校。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及广泛的网络展映,3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佳绩。我校获奖作品的小组代表和指导教师孟小果还受邀与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文键等一起出席颁奖典礼及“德语翻译及教学中对外传播能力建构”研讨会。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孟小果老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浅谈在德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对外传播能力”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培养学生对外传播能力的具体做法以及指导学生参
  • 2019.10.0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网举办了“我的中国”全国德语短视频大赛,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用德语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兴趣,提高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让世界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外语学院孟小果老师指导的《可延续的都市,可存活的建筑》和《疾驰的中国》两部作品荣获三等奖,严佩琦老师指导的《旗袍》荣获网络最佳人气奖。德语系教师鼓励外语学院德语系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德语系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视频拍摄上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用德语和影像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在众多参赛院校中,上海理工大学表现尤为亮眼,我校共计6组作品入围,是作品入围全国前30名最多的院校。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及广泛的网络展映,3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佳绩。我校获奖作品的小组代表和指导教师孟小果还受邀与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文键等一起出席颁奖典礼及“德语翻译及教学中对外传播能力建构”研讨会。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孟小果老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浅谈在德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对外传播能力”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培养学生对外传播能力的具体做法以及指导学生参
  • 2019.10.0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网举办了“我的中国”全国德语短视频大赛,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用德语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兴趣,提高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让世界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外语学院孟小果老师指导的《可延续的都市,可存活的建筑》和《疾驰的中国》两部作品荣获三等奖,严佩琦老师指导的《旗袍》荣获网络最佳人气奖。德语系教师鼓励外语学院德语系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德语系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视频拍摄上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用德语和影像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在众多参赛院校中,上海理工大学表现尤为亮眼,我校共计6组作品入围,是作品入围全国前30名最多的院校。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及广泛的网络展映,3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佳绩。我校获奖作品的小组代表和指导教师孟小果还受邀与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文键等一起出席颁奖典礼及“德语翻译及教学中对外传播能力建构”研讨会。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孟小果老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浅谈在德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对外传播能力”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培养学生对外传播能力的具体做法以及指导学生参
  • 2019.09.26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1日圆满闭幕,我校李郝林教授团队参展项目“FMC智能工厂及关键技术模块”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学校参展组织工作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获得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颁发的201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迄今我校已连续7年荣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奖”。本届工博会的参展项目是我校近年来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工作成果,体现了学校围绕“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的定位,“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决心和奋发有为的姿态。获奖证书及奖杯“FMC智能工厂及关键技术模块”项目组主要研发人员供稿:
  • 2019.09.26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1日圆满闭幕,我校李郝林教授团队参展项目“FMC智能工厂及关键技术模块”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学校参展组织工作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获得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颁发的201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迄今我校已连续7年荣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奖”。本届工博会的参展项目是我校近年来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工作成果,体现了学校围绕“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的定位,“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决心和奋发有为的姿态。获奖证书及奖杯“FMC智能工厂及关键技术模块”项目组主要研发人员供稿:
  • 2019.09.26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1日圆满闭幕,我校李郝林教授团队参展项目“FMC智能工厂及关键技术模块”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学校参展组织工作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获得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颁发的201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迄今我校已连续7年荣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奖”。本届工博会的参展项目是我校近年来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工作成果,体现了学校围绕“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的定位,“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决心和奋发有为的姿态。获奖证书及奖杯“FMC智能工厂及关键技术模块”项目组主要研发人员供稿:
  • 2019.09.25
    近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承办的“讲台上的新思想”——2019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观摩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的青年骨干教师教师牛海、杨冬磊表现突出,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本次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历时5个月,全市40多所高校百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初赛、复赛和决赛。比赛前后,学院非常重视,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全力保障参赛教师积极备赛,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凝练主题,反复打磨课件,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和思政课骨干教师担任评委。下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在示范马院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牛海老师在思政课教学比赛上杨冬磊老师近照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19.09.25
    近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承办的“讲台上的新思想”——2019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观摩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的青年骨干教师教师牛海、杨冬磊表现突出,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本次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历时5个月,全市40多所高校百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初赛、复赛和决赛。比赛前后,学院非常重视,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全力保障参赛教师积极备赛,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凝练主题,反复打磨课件,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和思政课骨干教师担任评委。下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在示范马院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牛海老师在思政课教学比赛上杨冬磊老师近照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19.09.25
    近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承办的“讲台上的新思想”——2019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观摩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的青年骨干教师教师牛海、杨冬磊表现突出,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本次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历时5个月,全市40多所高校百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初赛、复赛和决赛。比赛前后,学院非常重视,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全力保障参赛教师积极备赛,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凝练主题,反复打磨课件,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和思政课骨干教师担任评委。下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在示范马院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牛海老师在思政课教学比赛上杨冬磊老师近照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