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之窗

  • 2019.10.29
    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成果之一,24日下午,管理学院党委与中国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党委联组学习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外滩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外滩办公大楼隆重举行。中国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姜志祥,党委委员、副行长柏莉华,党委委员、副行长汤蕾,包头路支行行长汤玮琪,佳木斯路支行行长龚青以及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汪维,副书记姚秀雯,副院长叶春明、张永庆、张峥一行共同参加了联组学习和揭牌仪式。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中国银行杨浦支行办公室副主任欧阳婷婷,个人金融部副主任黄贝宁,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员王瞿建,办公室副主任冯晨以及教工党支部书记代表。在揭
  • 2019.10.29
    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成果之一,24日下午,管理学院党委与中国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党委联组学习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外滩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外滩办公大楼隆重举行。中国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姜志祥,党委委员、副行长柏莉华,党委委员、副行长汤蕾,包头路支行行长汤玮琪,佳木斯路支行行长龚青以及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汪维,副书记姚秀雯,副院长叶春明、张永庆、张峥一行共同参加了联组学习和揭牌仪式。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中国银行杨浦支行办公室副主任欧阳婷婷,个人金融部副主任黄贝宁,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员王瞿建,办公室副主任冯晨以及教工党支部书记代表。在揭
  • 2019.10.29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上海理工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界》编辑部、《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协办,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2019年语料库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跨学科视角”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2019年度全球重要语料库语言学学术会议之一。大会以“跨学科视角”为主题,围绕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现状和热点话题,展望语料库的多领域应用前景。来自国内外两百余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盛会。10月26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综合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外语学院院长刘芹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孙跃东出席并讲话。他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国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指出,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聚集全国同仁智慧,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推进语料库语言学学科发展,深受广大师生、兄弟院校和学界同仁的认同,希望学校能以研讨会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交学术人才,增进友谊,激励创新,与各位同行专家学者一道,共同为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文中教授代表研究会充分肯
  • 2019.10.29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上海理工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界》编辑部、《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协办,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2019年语料库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跨学科视角”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2019年度全球重要语料库语言学学术会议之一。大会以“跨学科视角”为主题,围绕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现状和热点话题,展望语料库的多领域应用前景。来自国内外两百余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盛会。10月26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综合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外语学院院长刘芹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孙跃东出席并讲话。他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国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指出,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聚集全国同仁智慧,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推进语料库语言学学科发展,深受广大师生、兄弟院校和学界同仁的认同,希望学校能以研讨会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交学术人才,增进友谊,激励创新,与各位同行专家学者一道,共同为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文中教授代表研究会充分肯
  • 2019.10.28
    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虚拟仿真金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9〕18号)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教委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共遴选出86个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我校共有3个项目入选,其中,《虚拟企业运营博弈对抗仿真实验》项目被推选参评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具体名单如下:序号实验教学项目名称专业类别负责人1虚拟企业运营博弈对抗仿真经济管理类魏景赋2数字化生产物流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经济管理类刘勤明3创意包装实景设计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艺术学类蔡锦达目前学校已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学校将继续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建立与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教务处2019年12月2
  • 2019.10.28
    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虚拟仿真金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9〕18号)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教委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共遴选出86个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我校共有3个项目入选,其中,《虚拟企业运营博弈对抗仿真实验》项目被推选参评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具体名单如下:序号实验教学项目名称专业类别负责人1虚拟企业运营博弈对抗仿真经济管理类魏景赋2数字化生产物流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经济管理类刘勤明3创意包装实景设计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艺术学类蔡锦达目前学校已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学校将继续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建立与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教务处2019年12月2
  • 2019.10.25
    10月25日,由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5所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在我校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工作推进研讨会也于当日举行。校长丁晓东、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水恒福、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处长许开宇、上海市发改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处副处长吕军焘等出席成立仪式,来自联盟高校教务处、科技处、科技园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丁晓东在致辞中指出,在长三角区域中,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要发挥龙头作用,而发挥龙头作用关键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科创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联盟5所高校将以成立长三角科技园联盟为起点,通过开放与合作,成为助力长三角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他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将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各校能进一步推进相互之间更深入、更务实的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输出更多科创成果,为引领和助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水恒福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安工大在产学研合作、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 2019.10.25
    10月25日,由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5所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在我校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工作推进研讨会也于当日举行。校长丁晓东、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水恒福、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处长许开宇、上海市发改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处副处长吕军焘等出席成立仪式,来自联盟高校教务处、科技处、科技园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丁晓东在致辞中指出,在长三角区域中,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要发挥龙头作用,而发挥龙头作用关键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科创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联盟5所高校将以成立长三角科技园联盟为起点,通过开放与合作,成为助力长三角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他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将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各校能进一步推进相互之间更深入、更务实的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输出更多科创成果,为引领和助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水恒福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安工大在产学研合作、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 2019.10.25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查2019年10月21至23日,受教育部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委托,以武汉理工大学谢峻林教授为组长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4人,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现场考查。10月21日上午,认证专家组见面会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专家组组长谢峻林教授,组员梁文萍教授、赵平教授及秘书李富军主任出席见面会。校长丁晓东、党委副书记孙跃东、教务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材料学院领导班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及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代表参会。见面会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由孙跃东和谢峻林主持。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见面会孙跃东首先对专家组莅临我校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专家组成员及校内参会人员。校长丁晓东致辞党委副书记孙跃东主持会议丁晓东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及现状、学校近期围绕工程人才培养推出的多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举措,并诚挚地希望专家组在考查期间,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全面考查、把脉和诊断,对专业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推动专业发展。谢峻林教授介绍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2019.10.25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查2019年10月21至23日,受教育部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委托,以武汉理工大学谢峻林教授为组长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4人,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现场考查。10月21日上午,认证专家组见面会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专家组组长谢峻林教授,组员梁文萍教授、赵平教授及秘书李富军主任出席见面会。校长丁晓东、党委副书记孙跃东、教务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材料学院领导班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及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代表参会。见面会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由孙跃东和谢峻林主持。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见面会孙跃东首先对专家组莅临我校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专家组成员及校内参会人员。校长丁晓东致辞党委副书记孙跃东主持会议丁晓东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及现状、学校近期围绕工程人才培养推出的多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举措,并诚挚地希望专家组在考查期间,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全面考查、把脉和诊断,对专业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推动专业发展。谢峻林教授介绍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2019.10.24
    据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消息,版艺学院动画系2017级周勤琴和指导教师罗威合作的连环画作品《沪江往事-刘湛恩传》,入围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进入上海美术界最高奖——“白玉兰美术奖”的评选单元。版艺学院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一贯重视学生“爱校敬校”和“不忘初心”的精神培养,鼓励学生从身边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主题,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大赛。2018年初,两位主创深受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事迹的感召,确定了以刘湛恩与沪江大学的校史故事为连环画主题。周勤琴同学利用寒假暑假的休息时间,在罗威老师的指导下,以纪实的手法,高度还原了校史故事和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的原貌,绘制了刘湛恩校长在教学改革,爱国抗战,最终惨遭汉奸戕害情景,还原了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名致力革新的教育家,还是一位节义凛然的爱国烈士形象。此作品突破层层筛选并脱颖而出,入选上海最高级别展览——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角逐上海美术界最高奖——“白玉兰美术奖”。本次上海美术大展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贯彻中央提出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上海文化”品牌的要
  • 2019.10.24
    据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消息,版艺学院动画系2017级周勤琴和指导教师罗威合作的连环画作品《沪江往事-刘湛恩传》,入围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进入上海美术界最高奖——“白玉兰美术奖”的评选单元。版艺学院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一贯重视学生“爱校敬校”和“不忘初心”的精神培养,鼓励学生从身边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主题,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大赛。2018年初,两位主创深受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事迹的感召,确定了以刘湛恩与沪江大学的校史故事为连环画主题。周勤琴同学利用寒假暑假的休息时间,在罗威老师的指导下,以纪实的手法,高度还原了校史故事和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的原貌,绘制了刘湛恩校长在教学改革,爱国抗战,最终惨遭汉奸戕害情景,还原了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名致力革新的教育家,还是一位节义凛然的爱国烈士形象。此作品突破层层筛选并脱颖而出,入选上海最高级别展览——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角逐上海美术界最高奖——“白玉兰美术奖”。本次上海美术大展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贯彻中央提出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上海文化”品牌的要
  • 2019.10.23
    据2019年9月ESI最新检索数据显示,环境与建筑学院在MOFs基材料消除环境污染物方向有1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1篇入选前0.1%热点论文。结合2019年7月ESI检索数据,该研究方向累计1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3篇论文入选前0.1%热点论文。服务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关注重点领域,环境与建筑学院崔立峰教授、张晓东副教授、刘宁副教授和杨一琼副教授等人与校内外多名研究人员合作,鉴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材料在二氧化碳捕获、储氢、光/热催化、吸附、药物缓释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团队研究重点是将MOFs基材料用于催化、光催化以及吸附去除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等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效果。获批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2项青年项目,获批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并已发表23篇SCI科研论文。张晓东等老师将MOFs反转制备金属氧化物、两元以及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等催化剂,研究了一系列MOFs衍射物结构与催化CO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该研究方向目前已培养毕业4名硕士研究生,3名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入选上海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5篇
  • 2019.10.23
    据2019年9月ESI最新检索数据显示,环境与建筑学院在MOFs基材料消除环境污染物方向有1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1篇入选前0.1%热点论文。结合2019年7月ESI检索数据,该研究方向累计1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3篇论文入选前0.1%热点论文。服务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关注重点领域,环境与建筑学院崔立峰教授、张晓东副教授、刘宁副教授和杨一琼副教授等人与校内外多名研究人员合作,鉴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材料在二氧化碳捕获、储氢、光/热催化、吸附、药物缓释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团队研究重点是将MOFs基材料用于催化、光催化以及吸附去除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等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效果。获批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2项青年项目,获批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并已发表23篇SCI科研论文。张晓东等老师将MOFs反转制备金属氧化物、两元以及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等催化剂,研究了一系列MOFs衍射物结构与催化CO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该研究方向目前已培养毕业4名硕士研究生,3名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入选上海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5篇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