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之窗

  • 2019.12.05
    12月3日晚,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上海“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颁奖暨优秀成果展示推介会,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彭程雷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领导出席并为获奖团队颁奖。我校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参赛的四个团队作品全部入围,最终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入围奖二项。本次大赛旨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上海落地实施,上海市农业农村委面向全社会推出9个落地实施项目开展创意设计竞赛。大赛于今年6月启动,面向全社会专业设计机构及高等院校设计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个创意设计团队报名参赛,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及一流高校团队。历经近6个月的项目对接、现场踏勘、村民访谈、创意构思及设计表达等紧张工作,于11月进入成果提交及评审阶段。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常青教授为评审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崔恺总建筑师以及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
  • 2019.12.04
    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于近日揭晓,我校研究生在本届大赛中再获佳绩,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96项,三等奖149项,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二,连续第9年被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颁奖大会于2019年12月1日在福州大学隆重举行。本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今年9月19日-23日顺利举行,报名参赛的研究生培养单位500个,报名参赛团队15906支,报名参赛研究生47717人,其中国际、台港澳地区研究生48人。经专家评审、组委会审核,本次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88个队、二等奖1903个队、三等奖2823个队,总计获奖率34.3%。我校共有662支队伍成功参赛,报名人数、成功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成功参赛队伍较去年增长19.1%,有248支队伍脱颖而出斩获佳绩,总成绩名列全国第二。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现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学术竞赛活动之一。一直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
  • 2019.12.04
    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于近日揭晓,我校研究生在本届大赛中再获佳绩,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96项,三等奖149项,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二,连续第9年被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颁奖大会于2019年12月1日在福州大学隆重举行。本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今年9月19日-23日顺利举行,报名参赛的研究生培养单位500个,报名参赛团队15906支,报名参赛研究生47717人,其中国际、台港澳地区研究生48人。经专家评审、组委会审核,本次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88个队、二等奖1903个队、三等奖2823个队,总计获奖率34.3%。我校共有662支队伍成功参赛,报名人数、成功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成功参赛队伍较去年增长19.1%,有248支队伍脱颖而出斩获佳绩,总成绩名列全国第二。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现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学术竞赛活动之一。一直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
  • 2019.12.03
    并肩奋斗,携手同行。11月28日下午,学校2019年“师生学术共同体”项目成果分享会在先进制造大楼103会议室顺利举行。参与项目的各学院领导、百余名师生、研究生院和国际交流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蔡永莲副校长和刘平副校长亲临会场。会议由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苏明旭主持。蔡副校长首先以自己在大学时期参与赴海外交流项目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谈到了通过在国外的交流和学习经历,自己在语言能力、学术研究素养以及学识阅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为此,国际交流处适时根据高水平大学建设内容精心设计,与研究生院紧密合作,打造了“师生学术共同体”项目,从2018年首次推出该项目以来,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参与项目的团组数量已经由13个增长到31个,出访的高校由5个国家的13所科研院所增加到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所,参与项目的师生人数由49人增加到128人,学生们通过该项目不仅在学术上、生活上甚至是文化体验上都收获颇丰,希望各学院从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鼓励更多团组积极参加“师生学术共同体”项目。会上来自机械学院、版艺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光电学院、环建学院和能动学院的8个团组师生代表,分享参加2019年师生共同体项目
  • 2019.12.03
    并肩奋斗,携手同行。11月28日下午,学校2019年“师生学术共同体”项目成果分享会在先进制造大楼103会议室顺利举行。参与项目的各学院领导、百余名师生、研究生院和国际交流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蔡永莲副校长和刘平副校长亲临会场。会议由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苏明旭主持。蔡副校长首先以自己在大学时期参与赴海外交流项目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谈到了通过在国外的交流和学习经历,自己在语言能力、学术研究素养以及学识阅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为此,国际交流处适时根据高水平大学建设内容精心设计,与研究生院紧密合作,打造了“师生学术共同体”项目,从2018年首次推出该项目以来,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参与项目的团组数量已经由13个增长到31个,出访的高校由5个国家的13所科研院所增加到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所,参与项目的师生人数由49人增加到128人,学生们通过该项目不仅在学术上、生活上甚至是文化体验上都收获颇丰,希望各学院从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鼓励更多团组积极参加“师生学术共同体”项目。会上来自机械学院、版艺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光电学院、环建学院和能动学院的8个团组师生代表,分享参加2019年师生共同体项目
  • 2019.12.03
    2019年11月3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的外国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100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共同研讨。上海市委宣传部及上海理工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包含三个分主题: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三是新时代上海的改革与发展研究。专家们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郇庆治教授从生态现代化路径和绿色发展路径两个视角,阐述了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专家LavelleAshley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日益发展壮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阐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逻辑。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介绍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与思考。其他与会专家也各自发表了精彩的见解。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19.12.03
    2019年11月3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的外国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100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共同研讨。上海市委宣传部及上海理工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包含三个分主题: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三是新时代上海的改革与发展研究。专家们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郇庆治教授从生态现代化路径和绿色发展路径两个视角,阐述了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专家LavelleAshley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日益发展壮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阐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逻辑。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介绍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与思考。其他与会专家也各自发表了精彩的见解。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19.12.02
    12月1日,在2019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胜杯”。在今年的“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中,我校表现优秀,共获得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专项赛“十大优秀项目”1项及“知行杯—青春社区”上海高校共青团“往社区走”社会实践项目专项赛“十大优秀项目”1项。其中3个项目入选“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暨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推荐会。在仪式开始前,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参与了现场交流展示,团队成员们向团市委、青浦区领导以及到场师生们进行了详细的项目介绍和经验交流。近日,学校召开了“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暨优秀成果交流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出席会议,团委、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和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分团委书记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得市级和校级的集体和个人颁奖。在实践成果交流展示环节中,市级获奖师生代表先后分享了各自的社会实践成果和切身感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者侯军
  • 2019.12.02
    12月1日,在2019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胜杯”。在今年的“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中,我校表现优秀,共获得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专项赛“十大优秀项目”1项及“知行杯—青春社区”上海高校共青团“往社区走”社会实践项目专项赛“十大优秀项目”1项。其中3个项目入选“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暨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推荐会。在仪式开始前,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参与了现场交流展示,团队成员们向团市委、青浦区领导以及到场师生们进行了详细的项目介绍和经验交流。近日,学校召开了“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暨优秀成果交流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出席会议,团委、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和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分团委书记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得市级和校级的集体和个人颁奖。在实践成果交流展示环节中,市级获奖师生代表先后分享了各自的社会实践成果和切身感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者侯军
  • 2019.12.02
    为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任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方面的整改措施,11月29日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举行了专业导师与大三年级学生见面会,化工机械研究所所长豆斌林教授、教学系主任苏文献教授、教学系全体教师和专业辅导员参加会议。见面会上,豆斌林教授和苏文献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专业导师工作机制建立的背景和意义,并分别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行业前景与就业情况和现场同学进行了热烈讨论。随后,其他专业教师分别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从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就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学们深入交流。最后,辅导员陈红梅老师讲话,希望
  • 2019.12.02
    为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任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方面的整改措施,11月29日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举行了专业导师与大三年级学生见面会,化工机械研究所所长豆斌林教授、教学系主任苏文献教授、教学系全体教师和专业辅导员参加会议。见面会上,豆斌林教授和苏文献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专业导师工作机制建立的背景和意义,并分别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行业前景与就业情况和现场同学进行了热烈讨论。随后,其他专业教师分别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从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就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学们深入交流。最后,辅导员陈红梅老师讲话,希望
  • 2019.12.01
    近日,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由9名女运动员、17名男运动员组成的我校高水平田径代表队,在4位教练的带领下,发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获得金牌2块、银牌6块、铜牌6块,2人2项比赛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4人次打破5个项目学校田径最高记录。男女团体总分合计得到216分(女子:107分;男子:109分),紧随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之后获得高水平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为学校争得荣誉。
  • 2019.12.01
    近日,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由9名女运动员、17名男运动员组成的我校高水平田径代表队,在4位教练的带领下,发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获得金牌2块、银牌6块、铜牌6块,2人2项比赛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4人次打破5个项目学校田径最高记录。男女团体总分合计得到216分(女子:107分;男子:109分),紧随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之后获得高水平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为学校争得荣誉。
  • 2019.11.30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们在等你”,11月27日晚,上海理工大学第十一届“思语杯”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在外语学院报告厅如期举行。外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倪锦诚教授、文学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所负责人王影君教授、青年学者毕志伟副教授和研究生辅导员唐瑾老师担任评委。此次英语演讲比赛旨在为全校同学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舞台。在校内选拔赛阶段吸引了来自外语、管理、机械、医食等众多院系同学们积极报名参与,经过前期层层选拔,有10位同学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决赛分为定题演讲、即兴演讲、现场问答三部分。选手们首先进行定题演讲,再根据现场抽取的题目进行即兴演讲。演讲完毕后,进入现场问答环节,评委老师就定题和即兴演讲提出问题,选手们进行回答。此次决赛定题演讲的主题是“过度消费”,每位参赛选手就“过度消费”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用缜密的思维逻辑、扎实的语言功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赢得了评委老师和观众们的拍手称赞。问答环节中,选手们更是以超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从容应对评委老师们提出的每一个深度问题,使得演讲内容得到升华。这不仅体现了我校学生乐于思考的学术思维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