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动态

助力疫情防控,赋能产业发展

我校多项科技成果亮相第二十二届工博会

2020-09-21786编辑:史帅、李卉云摄影:

作为今年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首个线下举办的国家级工业展会,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1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共设九大专业展,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

我校紧密结合本届大会主题,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提升社会影响力、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宗旨,集中展示了学校在疫情防控、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新冠病毒及烈性病原致病病毒全自动检测系统”、“圾生活智慧站”、“医学教学与培训用便携式裸眼3D一体机”、“高性能双足机器人——‘小贝’”、“轮足机器人”、“助行机器人”、“机动型智能高净化医废处置示范装置”、“用于新冠肺炎的智能肺泡灌洗系统”、“人体红外接近自动关闭紫外消毒灯”、“土壤调理剂”、“二氧化氯系列消杀用品”、“增强现实技术的经皮肾穿刺训练系统”等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亮相展会,获得广泛好评和媒体关注。


我校参展展品


开幕式当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校党委书记吴坚勇等参观了我校展区以及院士成果展区。庄松林院士、参展项目负责人对各自项目的研发过程、应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庄松林院士介绍参展项目情况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参观我校展区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参观我校展区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参观我校展区


“新冠病毒及烈性病原致病病毒全自动检测系统”是我校庄松林院士牵头承担,李同保院士、谭久彬院士联合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单位协同参加的中国工程院专项项目。该系统实现从样本输入到检测结果输出的自动化核酸检测,大大节约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系统具有P2+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检测样本感染的风险。系统在工博会展示期间,得到极大关注。

机械工程学院陈龙老师团队与小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联合研发的项目“圾生活智慧站”,运用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AI干湿垃圾分类、人脸识别,人机交互,语音交互,可回收垃圾自动称重和计数,瓶类自动分类回收,垃圾自动压缩,垃圾大数据自动收集等36项功能,可替代现有各场景分类垃圾桶,可解决垃圾分类志愿者人力成本过高、分时投递不方便、乱投递无法取证等多项垃圾分类执行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宋晓燕老师团队研发的“医学教学与培训用裸眼3D一体机”,是一套专门为医学院和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技师设计的模拟临床显示系统,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裸眼3D方案,显示效果极佳,适用于所有内窥镜手术场景的模拟训练与教学,放大的病灶信息和强烈的沉浸感非常有利于训练者深入细致的学习。宋晓燕老师团队同时展出的还有“超大型裸眼3D高清模拟临床医学显示器”、“微晶光场3D LED屏”等项目。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宋成利老师团队与上海欧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用于新冠肺炎诊疗的智能肺泡灌洗系统”,由支气管内窥镜、灌流吸引装置、灌流瓶、外部控制电路构成,可实现肺泡的智能灌洗,提高肺泡内粘液清洗效率,降低肺泡的损伤程度,有利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

机器智能研究院李清都老师团队研发的高性能双足机器人——“小贝”,是基于主动+被动的行走原理,利用复杂系统建模理论,多模态认知方法,结合虚拟物理仿真和深度增强学习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通过跨学科,跨国际协同研发而成。该机器人可适应复杂环境稳定行走,无需要国外卡脖子的传感器和核心零部件,造价大幅降低。与“小贝”同时展出的还有机器智能研究院研发的助行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产品。

理学院张淑平老师团队研发的餐厨用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可用于蔬菜瓜果、餐具、厨房、地板等消毒,片剂稳定,保存使用方便,无毒无残留。防疫佩戴卡有效期长达三个月,可用于大型会议等人口密集处防护佩戴,也可用于日常密闭环境或居住处防止甲醛。张淑平老师团队同时展出的还有土壤调理剂、大西洋有机藻矿产品等。

供稿: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