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东方网:5G时代医学领域如何实现创新?这位院士用8个字总结

2019-12-10382编辑:董真摄影:


近年来,健康领域已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是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影响最深远的领域之一。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医疗器械设计(中国)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原校长孙颖浩根据近40年临床经验,阐述了他眼中的医学创新与实践。


孙颖浩院士


在孙颖浩看来,“不破不立”是创新最好的诠释。所谓“破”,就是要破除传统老的观念、历年和老的方法,立要和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相一致、相吻合。对于他眼中的医学创新,孙颖浩以8个字来概括——高效、低耗、精准、安全。“外科可能是微创,最终也一定是精准。”

医学创新的源泉总是与医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挑战息息相关。孙颖浩幽默表示,在创新医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把一些美女误当成巫婆。”也就是说,这取决于在临床中遇到困难时,把它当作机遇还是困难,而机遇常常伪装成困难出现,“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男女相逢也一样。”


与会嘉宾认真聆听


孙颖浩以外科最重要的三大发明——麻醉、止血和抗生素为例,阐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抗生素如果离开了消毒、洗手,再好的抗生素也没有用。”19世纪60年代,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李斯特发现,在医院里开刀的人感染率反而更高,“因为以前医生做手术不洗手,所以病人死亡率高达70%左右。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病人开刀感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透过了这个问题和现象了解了本质,让李斯特发明了消毒法。”

对于医疗发展的前景,孙颖浩说:“我们会发现,以前有钱人在家里治病,后来有钱人到医院治病。随着人工智能5G时代的来临,有钱人还会回到家里治病。”孙颖浩表示,外科领域正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代,技术的提升让外科领域发生很大变化。但这并不代表只依赖技术或机器,“好像离开了‘达芬奇’(一种手术机器人)就难以为继,其实并不是如此。”孙颖浩指出,机器人执行工作最基本的发力点还是“要切或是要缝”的问题,“我们从100年前用手术刀,到现在用机器人,并没有改变真正的手术结果。”


会议现场


为了推动临床创新,孙颖浩和他的同仁创办了“你是天才”创新大奖赛,希望临床的创新是通过临床需求作为导向,通过临床创意作为源泉,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工程作为手段与桥梁,资金、政策、法规、产业、效益等作为支撑,“我们的目标应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真正的孵化器和核心团队,最终实现创新的目标。”

在高速信息化、电子化和5G的时代,毫无疑问,影像学的发展也为医学赋予了更多的机会。孙颖浩说:“我非常欣赏一句话,说每一个活检都是影像学的失败。”相信在未来,肿瘤通过影像学诊断以后,使用人工智能导航系统,最终就可以实现治疗过程,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来源:东方网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76833237249346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