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纪实人文频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第四期 丁晓东:提高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高教改革的第一线,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他坚信“教育 科技 人才”三位一体,才能助力国家科技强国之路;从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到科艺融合,他的探索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他,就是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6月4日19:00,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做客纪实人文频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探讨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走向社会成为创新人才。创新需要保持对需求的敏锐度“大学生要想把书读好,永远不能放轻松”。丁晓东校长在节目一开始,就提出了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本质变化——从高度关注的、被安排的学习,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式的学习。在他看来,大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塑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参加各类科创活动,才能逐渐拥有走向社会独立工作的能力。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数十年的丁晓东校长,对于我国创新人才的共性特点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创新类的人才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体现在既能够承受挫折,还能够大胆突破;而创新意识则体现在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性上,“很多创新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如今的大学教育也在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从而适应当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