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之窗

  • 2019.04.04
    4月3日,国内认知语言学领域著名学者,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校友张辉教授应外语学院邀请,为学院师生做关于认知语言学前沿研究,事件驱动脑电实验(ERP)设计学术讲座。讲座前,副校长张华在学校办公楼会见张辉教授,并进行亲切会谈。张辉教授与外语学院原院长卢思源,共同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语言认知加工实验室”揭牌。外语学院院长刘芹、党委书记程旺、副院长韩戈玲、陈琦陪同会见,并出席揭牌仪式。张辉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ERP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通过典型英汉语义加工实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ERP实验的不同变量,具体阐述了控制变量和科学的ERP实验设计方法。随着张辉教授对实验设备、数据分析、实验设计要点等一一讲解,听众对神经认知语言学和ERP实验有了详细的了解。张辉教授鼓励我院师生尝试新的研究领域,多看前沿文献,自己动手设计并参与实验过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本次讲座持续两个半小时,由外语学院副院长韩戈玲教授主持。此外,张辉教授抵达上海后,专程看望了外语学院老院长卢思远教授。卢院长不仅全程聆听本次讲座,还和张教授探讨神经语言学以及外
  • 2019.04.04
    4月2日,材料学院在图文信息第一会议室举行“上海理工大学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学术论坛(2019)”,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道平教授出席论坛,来自澳大利亚的乔世璋教授、新加坡的范红金教授、王昕教授、楼雄文教授、徐梽川教授、Wiley杂志编辑施璐博士、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同济大学盛闻超教授等10余人应邀出席论坛,材料学院师生1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道平教授致开幕词,对各位专家出席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青年学者访学和与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平台,为我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报告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教授王昕做了题为“异质分子结构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的报告,主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团队在分子催化剂控制合成与电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化工学院纳米技术首席教授乔世璋做了题为“纳米材料在电解水及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研究”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纳米结构的碳基材料以及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电催化水分解机理以及在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研究。南洋理工
  • 2019.04.04
    4月2日,材料学院在图文信息第一会议室举行“上海理工大学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学术论坛(2019)”,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道平教授出席论坛,来自澳大利亚的乔世璋教授、新加坡的范红金教授、王昕教授、楼雄文教授、徐梽川教授、Wiley杂志编辑施璐博士、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同济大学盛闻超教授等10余人应邀出席论坛,材料学院师生1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道平教授致开幕词,对各位专家出席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青年学者访学和与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平台,为我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报告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教授王昕做了题为“异质分子结构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的报告,主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团队在分子催化剂控制合成与电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化工学院纳米技术首席教授乔世璋做了题为“纳米材料在电解水及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研究”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纳米结构的碳基材料以及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电催化水分解机理以及在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研究。南洋理工
  • 2019.04.04
    4月2日,材料学院在图文信息第一会议室举行“上海理工大学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学术论坛(2019)”,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道平教授出席论坛,来自澳大利亚的乔世璋教授、新加坡的范红金教授、王昕教授、楼雄文教授、徐梽川教授、Wiley杂志编辑施璐博士、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同济大学盛闻超教授等10余人应邀出席论坛,材料学院师生1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道平教授致开幕词,对各位专家出席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青年学者访学和与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平台,为我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报告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教授王昕做了题为“异质分子结构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的报告,主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团队在分子催化剂控制合成与电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化工学院纳米技术首席教授乔世璋做了题为“纳米材料在电解水及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研究”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纳米结构的碳基材料以及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电催化水分解机理以及在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研究。南洋理工
  • 2019.04.02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9〕9号),公布了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的立项名单,全市共评选出99个立项项目,我校向市教委推荐申报的“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等3个项目成功获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作是深化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级教改项目申报工作的圆满完成,反映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内容更加聚焦,方向更加明确,水平显著提高,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氛围日渐浓厚。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旨在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了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校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汇总表序号学院课程名称负责人1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顾春华2教务处立足新时代以“五新六问”为引领一流“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之探索宇
  • 2019.04.02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9〕9号),公布了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的立项名单,全市共评选出99个立项项目,我校向市教委推荐申报的“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等3个项目成功获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作是深化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级教改项目申报工作的圆满完成,反映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内容更加聚焦,方向更加明确,水平显著提高,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氛围日渐浓厚。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旨在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了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校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汇总表序号学院课程名称负责人1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顾春华2教务处立足新时代以“五新六问”为引领一流“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之探索宇
  • 2019.04.02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9〕9号),公布了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的立项名单,全市共评选出99个立项项目,我校向市教委推荐申报的“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等3个项目成功获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作是深化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级教改项目申报工作的圆满完成,反映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内容更加聚焦,方向更加明确,水平显著提高,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氛围日渐浓厚。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旨在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了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校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汇总表序号学院课程名称负责人1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顾春华2教务处立足新时代以“五新六问”为引领一流“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之探索宇
  • 2019.04.02
    4月1日下午,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决赛在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本次校内选拔赛由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和青年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挑战杯资深评委、相关科研院所的教授担任评委。我校于去年9月启动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工作,经过两轮作品申报,最终收到各类作品118项,经过作品形式与资格审查、专家初审,共有17项科技发明制作、3项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10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进入校内决赛,决赛按照文科和理工科分会场进行。决赛中,10个文科类项目团队通过PPT展示,20个理工科类项目团队通过PPT、实物进行了展示。文科类项目聚焦社会民生、就业创业、乡村振兴、深化改革等方面,理工科类项目聚焦前沿科技、装备制造、环境保护、医疗器械等领域。评委们从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对每个项目都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激烈角逐,决出了各奖项,并推荐14件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赛的角逐。供稿:团委
  • 2019.04.02
    4月1日下午,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决赛在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本次校内选拔赛由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和青年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挑战杯资深评委、相关科研院所的教授担任评委。我校于去年9月启动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工作,经过两轮作品申报,最终收到各类作品118项,经过作品形式与资格审查、专家初审,共有17项科技发明制作、3项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10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进入校内决赛,决赛按照文科和理工科分会场进行。决赛中,10个文科类项目团队通过PPT展示,20个理工科类项目团队通过PPT、实物进行了展示。文科类项目聚焦社会民生、就业创业、乡村振兴、深化改革等方面,理工科类项目聚焦前沿科技、装备制造、环境保护、医疗器械等领域。评委们从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对每个项目都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激烈角逐,决出了各奖项,并推荐14件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赛的角逐。供稿:团委
  • 2019.04.02
    4月1日下午,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决赛在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本次校内选拔赛由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和青年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挑战杯资深评委、相关科研院所的教授担任评委。我校于去年9月启动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工作,经过两轮作品申报,最终收到各类作品118项,经过作品形式与资格审查、专家初审,共有17项科技发明制作、3项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10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进入校内决赛,决赛按照文科和理工科分会场进行。决赛中,10个文科类项目团队通过PPT展示,20个理工科类项目团队通过PPT、实物进行了展示。文科类项目聚焦社会民生、就业创业、乡村振兴、深化改革等方面,理工科类项目聚焦前沿科技、装备制造、环境保护、医疗器械等领域。评委们从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对每个项目都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激烈角逐,决出了各奖项,并推荐14件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赛的角逐。供稿:团委
  • 2019.04.02
    近日,从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总结会暨决赛颁奖大会获悉,我校中英国际学院大二学生邱屹林以优异的成绩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一直以来,教务处和理学院高度重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理学院都会在教务处的支持下举行全校范围内的“理科之星”数学竞赛,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选拔优秀学生,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今年,中英国际学院也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与此项大赛,邱屹林同学由此脱颖而出。为备战全国总决赛,理学院大学生数学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利用课余时间为参赛同学答疑解惑,提供针对性的竞赛辅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邱屹林同学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的殊荣。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中国数学会举办的国内最高级别的大学生基础数学学科竞赛。该竞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全新舞台,也为发现和选拔优秀的数学人才,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届数学竞赛共有784所高校的近14万余学生参加,经过激烈的竞争和选拔,有539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供稿:理学院、教务处、中英国际学院
  • 2019.04.02
    近日,从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总结会暨决赛颁奖大会获悉,我校中英国际学院大二学生邱屹林以优异的成绩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一直以来,教务处和理学院高度重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理学院都会在教务处的支持下举行全校范围内的“理科之星”数学竞赛,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选拔优秀学生,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今年,中英国际学院也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与此项大赛,邱屹林同学由此脱颖而出。为备战全国总决赛,理学院大学生数学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利用课余时间为参赛同学答疑解惑,提供针对性的竞赛辅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邱屹林同学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的殊荣。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中国数学会举办的国内最高级别的大学生基础数学学科竞赛。该竞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全新舞台,也为发现和选拔优秀的数学人才,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届数学竞赛共有784所高校的近14万余学生参加,经过激烈的竞争和选拔,有539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供稿:理学院、教务处、中英国际学院
  • 2019.04.02
    近日,从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总结会暨决赛颁奖大会获悉,我校中英国际学院大二学生邱屹林以优异的成绩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一直以来,教务处和理学院高度重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理学院都会在教务处的支持下举行全校范围内的“理科之星”数学竞赛,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选拔优秀学生,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今年,中英国际学院也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与此项大赛,邱屹林同学由此脱颖而出。为备战全国总决赛,理学院大学生数学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利用课余时间为参赛同学答疑解惑,提供针对性的竞赛辅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邱屹林同学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的殊荣。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中国数学会举办的国内最高级别的大学生基础数学学科竞赛。该竞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全新舞台,也为发现和选拔优秀的数学人才,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届数学竞赛共有784所高校的近14万余学生参加,经过激烈的竞争和选拔,有539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供稿:理学院、教务处、中英国际学院
  • 2019.04.01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3月30日,“教育,因你而不凡——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颁奖主题活动”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经评选,新一批10位(组)“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正式揭晓。我校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王勇教授荣获“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为了助力中国乡村的振兴,作为景观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委员会首席专家的王勇教授在过去十年平均每两周就下一次乡,足迹遍布国内200多个乡村。现场踏勘、实地测绘、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是他的日常工作。他坚持“一个方案,一个村庄”,为村庄“量身定制”,设计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方案。他坚持把文化融入设计,保护历史空间以及历史空间中延绵的文脉。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这位充满情怀的专业“乡村设计师”的激励和引导下,他的学生们追随他的脚步,也都走上了乡村设计的道路。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此次评选活动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已连续开展11年,不仅宣传了本市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进人物,弘扬了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市民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