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之窗

  • 2019.08.30
    2019年8月20日—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三创赛”)总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团队荣获全国二等奖。“三创赛”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类创新创业大赛,为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A类重要赛事之一,旨在激发大学生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的学科性竞赛。该竞赛自200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九届。自去年11月开赛以来,来自全国34大赛区的6万余支参赛队伍、近26万余名学生参赛。公共实验中心教师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和暑假对学生进行历时5个多月的全方位培训辅导。历经多次激烈鏖战,在公共实验中心的统一部署和支持下,由赵庚升老师指导的张璟、潘东亮、牛天娇、张婕予、王天姣团队“尬词英语学习APP项目—动态学习娱乐化教育短视频生态平台”获得上海市特等奖,全国赛总决赛二等奖。公共实验中心已连续多届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取得佳绩。公共实验中心将持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为我校学生搭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动手能力和创
  • 2019.08.30
    8月29日上午,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在综合楼C区302会议室召开本科课程过程质量控制研讨会。院长刘宝林、副院长葛斌、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宋丹萍及全体授课老师参加了研讨会。副院长葛斌主持研讨会。葛斌首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初衷,希望以教学活动的改革,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与学的深度互动,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流课程的成果。随后,王欣老师和刘宝林老师分别就《食品安全与控制》课和《现代仪器分析》课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在座老师进行了分享,两位老师通过在课程中开展研讨、小论文及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课堂研讨、作业评阅、课堂参与及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座的老师受益颇多,并就自己的困惑进行了探讨。最后,教务处宋丹萍老师从三个方面为过程质量试点课程教师提出建议,一是建立全过程考核课程的授课标准和评价机制,并在教学环节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二是实施真正与一流大学接轨的课堂教学,通过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的讨论
  • 2019.08.30
    8月29日上午,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在综合楼C区302会议室召开本科课程过程质量控制研讨会。院长刘宝林、副院长葛斌、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宋丹萍及全体授课老师参加了研讨会。副院长葛斌主持研讨会。葛斌首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初衷,希望以教学活动的改革,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与学的深度互动,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流课程的成果。随后,王欣老师和刘宝林老师分别就《食品安全与控制》课和《现代仪器分析》课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在座老师进行了分享,两位老师通过在课程中开展研讨、小论文及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课堂研讨、作业评阅、课堂参与及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座的老师受益颇多,并就自己的困惑进行了探讨。最后,教务处宋丹萍老师从三个方面为过程质量试点课程教师提出建议,一是建立全过程考核课程的授课标准和评价机制,并在教学环节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二是实施真正与一流大学接轨的课堂教学,通过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的讨论
  • 2019.08.30
    8月29日上午,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在综合楼C区302会议室召开本科课程过程质量控制研讨会。院长刘宝林、副院长葛斌、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宋丹萍及全体授课老师参加了研讨会。副院长葛斌主持研讨会。葛斌首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初衷,希望以教学活动的改革,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与学的深度互动,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流课程的成果。随后,王欣老师和刘宝林老师分别就《食品安全与控制》课和《现代仪器分析》课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在座老师进行了分享,两位老师通过在课程中开展研讨、小论文及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课堂研讨、作业评阅、课堂参与及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座的老师受益颇多,并就自己的困惑进行了探讨。最后,教务处宋丹萍老师从三个方面为过程质量试点课程教师提出建议,一是建立全过程考核课程的授课标准和评价机制,并在教学环节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二是实施真正与一流大学接轨的课堂教学,通过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的讨论
  • 2019.08.29
    8月27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协办的“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丽霞,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上海市新材料、聚氨酯、模具行业协会领导,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材料学院专家、领导,参赛高校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本届大赛自3月1日启动以来,历时6个多月,收到参赛作品200多件,最终有来自14所高校的150多项作品入围决赛,内容涵盖石墨烯、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材料前沿领域。由来自行业、企业、高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委,通过分组审阅参
  • 2019.08.29
    8月27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协办的“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丽霞,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上海市新材料、聚氨酯、模具行业协会领导,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材料学院专家、领导,参赛高校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本届大赛自3月1日启动以来,历时6个多月,收到参赛作品200多件,最终有来自14所高校的150多项作品入围决赛,内容涵盖石墨烯、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材料前沿领域。由来自行业、企业、高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委,通过分组审阅参
  • 2019.08.29
    8月27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协办的“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丽霞,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上海市新材料、聚氨酯、模具行业协会领导,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材料学院专家、领导,参赛高校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本届大赛自3月1日启动以来,历时6个多月,收到参赛作品200多件,最终有来自14所高校的150多项作品入围决赛,内容涵盖石墨烯、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材料前沿领域。由来自行业、企业、高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委,通过分组审阅参
  • 2019.08.29
    8月27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阎立军一行来访我校,副校长刘平接待来访,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理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老师陪同接待,参与座谈。座谈会上,刘平代表学校对克拉玛依市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优势学科,以及我校结合克拉玛依市主导产业与未来经济发展可开展的一些合作思考。阎立军介绍了克市代表团此行来访的主要目的是为落实丁晓东校长与克拉玛依市王刚市长在2019科技援疆交流活动暨沪克科技成果对接会上的讲话内容,在前期校市共建的“上海理工大学克拉玛依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好克市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和上海理工大学的科技优势、智力优势与人才优势,继续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校地合作体制机制。与会人员就校地双方后续可能开展的合作内容及切入点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意向,初期拟建设双方联合的光学应用技术中心、食品加工中心和自动化控制中心,后续还将在医疗器械、新材料以及合作办学等领域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会前,克市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我校太赫兹光学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等,对我校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成
  • 2019.08.29
    8月27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阎立军一行来访我校,副校长刘平接待来访,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理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老师陪同接待,参与座谈。座谈会上,刘平代表学校对克拉玛依市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优势学科,以及我校结合克拉玛依市主导产业与未来经济发展可开展的一些合作思考。阎立军介绍了克市代表团此行来访的主要目的是为落实丁晓东校长与克拉玛依市王刚市长在2019科技援疆交流活动暨沪克科技成果对接会上的讲话内容,在前期校市共建的“上海理工大学克拉玛依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好克市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和上海理工大学的科技优势、智力优势与人才优势,继续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校地合作体制机制。与会人员就校地双方后续可能开展的合作内容及切入点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意向,初期拟建设双方联合的光学应用技术中心、食品加工中心和自动化控制中心,后续还将在医疗器械、新材料以及合作办学等领域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会前,克市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我校太赫兹光学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等,对我校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成
  • 2019.08.29
    8月27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阎立军一行来访我校,副校长刘平接待来访,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理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老师陪同接待,参与座谈。座谈会上,刘平代表学校对克拉玛依市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优势学科,以及我校结合克拉玛依市主导产业与未来经济发展可开展的一些合作思考。阎立军介绍了克市代表团此行来访的主要目的是为落实丁晓东校长与克拉玛依市王刚市长在2019科技援疆交流活动暨沪克科技成果对接会上的讲话内容,在前期校市共建的“上海理工大学克拉玛依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好克市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和上海理工大学的科技优势、智力优势与人才优势,继续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校地合作体制机制。与会人员就校地双方后续可能开展的合作内容及切入点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意向,初期拟建设双方联合的光学应用技术中心、食品加工中心和自动化控制中心,后续还将在医疗器械、新材料以及合作办学等领域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会前,克市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我校太赫兹光学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等,对我校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成
  • 2019.08.26
    2019年8月15-1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目的是推动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展示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搭建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自今年四月开赛以来,来自全国8大赛区的3393支参赛队伍、17000余名学生成功参赛。经过分赛区评审,共有来自132所高校的1300余名学生带来400件最新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入围全国总决赛,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赛区的承办单位,并由有5支技术类队伍、1支商业计划类队伍代表上海赛区成功晋级。该赛事自2017年起已被纳入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指标体系。在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理工大学参赛队伍共获得“TI企业命题”全国二等1项;“兆易创新企业命题”全国三等奖2项;“ARM企业命题”全国
  • 2019.08.26
    2019年8月15-1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目的是推动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展示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搭建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自今年四月开赛以来,来自全国8大赛区的3393支参赛队伍、17000余名学生成功参赛。经过分赛区评审,共有来自132所高校的1300余名学生带来400件最新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入围全国总决赛,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赛区的承办单位,并由有5支技术类队伍、1支商业计划类队伍代表上海赛区成功晋级。该赛事自2017年起已被纳入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指标体系。在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理工大学参赛队伍共获得“TI企业命题”全国二等1项;“兆易创新企业命题”全国三等奖2项;“ARM企业命题”全国
  • 2019.08.26
    2019年8月15-1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目的是推动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展示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搭建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自今年四月开赛以来,来自全国8大赛区的3393支参赛队伍、17000余名学生成功参赛。经过分赛区评审,共有来自132所高校的1300余名学生带来400件最新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入围全国总决赛,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赛区的承办单位,并由有5支技术类队伍、1支商业计划类队伍代表上海赛区成功晋级。该赛事自2017年起已被纳入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指标体系。在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理工大学参赛队伍共获得“TI企业命题”全国二等1项;“兆易创新企业命题”全国三等奖2项;“ARM企业命题”全国
  • 2019.08.22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隆重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自2015年以来对自治区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与组织。国家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林少春等领导为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我校医食学院管骁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燕麦加工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本次大会上受到嘉奖。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共评选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1项,其中“燕麦加工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位列首位。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燕麦产区,当地最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燕麦,但由于加工技术的缺乏长期以来燕麦产业经济效益低下,对当地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我校以管骁教授为代表的“粮油食品加工与营养”科研团队通过与当地燕麦种植、加工生产企业的深度产学研合作,创新性开发了一系列针对燕麦资源的精深加工技术和装备,实现了从燕麦大宗产品到功能性配料等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开发,有力提升了燕麦加工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助力自治区“公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