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119周年校庆之际,管理学院上海校友会五届二次理事会议于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以“百廿在望 管创未来”为主题,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出席会议并讲话。管理学院上海校友会名誉会长周国雄、第五届理事会成员以及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上海英内翼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祖龙主持。
会议现场
付祖龙主持
周国雄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母校119年的办学历程。他指出,“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精神始终是管院校友共同的精神原乡。他强调,时值119周年校庆,站在迈向百廿的新起点,“管创未来”已成为校友与母校的共同使命:既要当好“黏合剂”,汇聚全球管院人的力量;更要做好“播种者”,推动管理智慧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孵化面向未来的新项目。
周国雄致辞
管理学院院长赵来军作学院发展报告,从学院概况、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国际化进程、科学研究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一年来学院的发展成效。他希望广大校友持续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携手为将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精英商学院贡献智慧与力量。
赵来军作学院发展报告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静波总结2025年校友工作时指出,学院秉持“联络校友、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理念,推动工作提质升级:完善联络网络,拓展覆盖广度;深化校企联动,转化资源动能;打造多元平台,促进情感与价值共融;依托典型宣传,凝聚合力;推进国际交流与捐赠引荐,彰显责任担当。校友工作实现从“情感联结”到“价值共创”升级,形成“母校赋能校友、校友反哺母校”良性生态。
马静波作校友工作总结报告
副会长丁祖发以“走访与链接”“共建与赋能”“参与与闪光”概括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凝聚校友力量,以百廿校庆为契机搭建互助合作桥梁,构建“母校-校友-社会”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二是赋能发展进程,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共育与智力共享,为学院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三是拓展工作格局,加强国内外校友资源联动,善用数字化工具延伸校友网络影响力,让“管院声音”传遍全球。
丁祖发讲话
刘德强向与会校友致以诚挚问候与衷心感谢。他在讲话中回顾了学校从近代工业教育发轫到锚定“双一流”目标的奋进历程,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布局、科研创新与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说学校正在努力推进“驱动产业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赋能产业变革的创新高地”建设及“人民城市”发展范式三大蓝图,在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服务“蛟龙号”“C919”等国家战略需求。他最后强调,蓝图实现亟需校友力量,并呼吁广大校友与母校共建“产学研用”共同体、共育“能力本位”新人才、共筑“终身成长”新家园,为母校迎接“双甲子”华诞凝聚广泛合力。
刘德强讲话
在主题交流环节,围绕“百廿在望 管创未来”主题,两位校友带来精彩分享:顾一希校友聚焦“脑科学研究进展”,展现跨学科探索的前沿视野;张丽莉校友以“数字引领 共创未来”为题,剖析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自由交流阶段,理事们围绕校友服务优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等议题积极建言,现场气氛热烈。
顾一希作主题交流
张丽莉作主题交流
自由交流
副会长秦刚在总结讲话中呼吁全体校友:做“上理精神”的传承者,将校训精神融入血脉;做“管创未来”的实干家,在校企协同、人才共育等领域务实行动;做“校友网络”的编织者,链接全球校友力量,构筑更加紧密的全球管院校友共同体。他强调:“母校是我们永远的荣耀,学院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前路漫漫,唯有携手,方能行稳致远。”
秦刚讲话
本次理事会既发挥了管理学院上海校友会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作用,更是全体管院校友迎接百廿校庆、开启未来新篇的集体动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管理学院将与全球校友携手同行,以管理智慧赋能创新,以上理精神汇聚力量,共同书写母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贡献更强大的“管院力量”。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