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上海理工大学119周年校庆管理学院行业研学日(校友专场)活动举行

2025-10-21 10 文:马文婷 图:吴家炜、陆江山 编辑:张新妍

10月18日,正值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19周年之际,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在开能健康科技园举行“行业研学日(校友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以“从智能生产到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链条创新实践”为主题,汇聚了企业高管、各界嘉宾以及来自不同行业的杰出校友,通过深度座谈与沉浸式参访,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静波、副院长刘魏巍出席活动,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孟陈莉主持活动。

智慧碰撞:共话“全链条创新”的管理内核

开能健康科技集团副总裁金凤介绍了集团将机器人智能科技融入健康产业的探索。她表示,开能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战略布局与管理创新,构建从高效智能制造到用户健康生活价值的完整闭环,此举不仅是为了追求技术领先与效率提升,更是企业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

刘魏巍在致辞中回顾了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他表示,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并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搭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坚实平台,为校友的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校友代表结合各自行业实践,从多个层面诠释了“全链条创新”的内涵。MBA校友会秘书长、上海隆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守瑞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强调智能化转型须“软硬兼施”,以管理创新激活技术效能。MPA校友会会长、上海金虹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立将视角延伸至更广泛的社会生态,提出应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创的“雨林式”生态,管理者应成为连接各方的催化剂。MEM杰出校友代表、人民浩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超则基于系统思维,探讨了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稳定可靠的产业解决方案。

在互动交流环节,多位校友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创新机遇”这一主题,与开能集团高管进行了热烈探讨。现场提问覆盖智能制造转型、社会责任履行及组织变革应对等多个维度,既有专业深度,又具实践价值。嘉宾们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与管理心得,逐一给予了精彩回应。现场思想交锋频频,妙语连珠,将座谈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交流现场交流现场

马静波在讲话中指出,要透过“智能生产”的效率看到背后的“管理智慧”,理解从“工业效率”到“美好生活”的价值提升路径,更要激发校友网络的“持续共创”潜能,将校友力量转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动力,共同为社会发展贡献“上理管院人”的智慧与力量。

实践探索:从智能车间到健康生态的沉浸式体验

思想的碰撞需要实践的印证。整场活动中,校友们深入前沿科技现场,亲身体验全链条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开能集团机器人智能生产车间,精密的机械臂、智慧化自动生产线和智能物流系统,让校友们直观感受到智能制造带来的效率革命。这些前沿技术的落地,正是“管理智慧驱动硬核技术”这一观点的生动体现。

参观开能科技健康园参观开能科技健康园

参观开能科技健康园参观开能科技健康园

在原能细胞产业园,校友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另一维度——生物科技与健康管理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健康理念跨越。这一环节与开能的智能制造形成呼应,完整呈现出“从生产到生活,从效率到健康”的全链条图景。

参观原能细胞产业园参观原能细胞产业园

参观原能细胞产业园参观原能细胞产业园

此外,活动还安排了在开能园区东酒窖的红酒品鉴环节。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校友们与师友畅叙情谊、交流心得,进一步巩固和延伸了日间的研学成果,实现了智慧与情感的双重连接。

携手同行:汇聚校友网络力量,共赴未来新征程

本次行业研学日不仅是一次校庆活动,更是一次思想的再出发、校友力量的再凝聚。活动成功搭建了校企深度对话、校友智慧共享的高质量平台。

从智能车间的精准高效,到座谈现场的思辨激荡,再到健康生态的温暖关怀,上理管院的师生与校友们共同完成了一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链条探索。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系统规划校友活动,加强校友联结,与广大校友携手同行,将“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精神,书写在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广阔天地中,共同迈向更加智慧、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合影留念合影留念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