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在第一教学楼144教室举办了新一期大中小一体化科研项目课程开班仪式。自2021年首次开展以来,两校已合作开展了8期项目课程。四年来,两校始终秉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设科研项目课程495门,惠及附中学生264名。
新一期课程整合了能动、光电、机械、环建、材化5个学院的优质资源,紧密围绕能源动力、光电仪器、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方向展开。这不仅为高中生们打造了一个接触学科前沿知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优质平台,更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积极回应。
在开班仪式上,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凌对附中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让更多中学生提前感受科研氛围,培养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晞鹏表示,大中小一体化科研项目课程让高中生能够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触摸前沿,在沉浸式体验中培育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期待同学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尽情探索,收获成长。
仪式最后,附中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对科研项目课程的学习期待与规划,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科学研究探索的热情与向往。开班仪式后,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相关研究所和实验室,开启首次教学活动,让学子们亲身感受科研魅力。
学校坚持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上海市关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将持续以大中小一体化科研项目课程为重要抓手,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跨学段协作与融合,不断深化科教融合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