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明确学业规划、筑牢安全防线、把握前沿科技,出版学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内容涵盖院情院史、学科架构、生涯发展、就业指导、反诈防骗、实验室安全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多项主题,为新生的科研学习与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领导齐寄语,擘画学业新蓝图
9月17日上午,在国和楼报告厅,出版学院党委书记张华系统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及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出版学科已实现从传统到多元的跨越,并依托“工、文、艺”交叉融合的特色,致力于解决行业实际需求。学院副院长杨庆国详细阐述了学院完备的硕博学科体系,指出学生应兼具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关注技术演进与人文需求的结合。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蕊从学生管理角度鼓励新生增强认同、明确目标、关注心理、共建和谐氛围,为同学们今后的校园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研究生入学教育
筑牢反炸“防火墙”,拧紧实验室“安全阀”
9月15日上午,在卓越楼228教室,谢蜀黍反诈工作室创始人谢晔警官结合近年来高发的校园诈骗案例,从“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类型”“识别诈骗的关键技巧”等维度进行讲解,通过真实案例拆解与互动提问,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反诈防骗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自我防范能力。出版学院实验办主任姜中敏聚焦实验室安全管理,详细解读了学院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实验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理流程。他结合出版学科实验教学特点,针对实验器材使用、危险品管理、消防安全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强调,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树立“安全第一、规范操作”的实验意识,为后续开展科研实践筑牢安全基础。
谢晔警官进行“反诈”宣传
姜中敏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
拥抱“AI+”新浪潮,赋能跨学科新篇章
9月15日下午,在卓越楼228教室,出版学院开展以“工+文+艺=AI∞:如何让AI成为你的超能助理”为主题的讲座,与新生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跨学科语境下的应用前景与实现路径。刘泓锐老师结合其跨文化学术背景与人工智能艺术实践,从“AI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底层逻辑”“AI在文科研究与艺术创作中的实用工具”以及“AI赋能研究生学习与实践的具体路径”三大板块展开分享。他通过AIGC与东方美学融合的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工+文+艺”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成果,并现场演示AI在文献处理、创意激发与成果可视化等方面的实用技巧,帮助同学们理解如何借助AI提升学术与创作效能。出版学院2025级新生马安琪表示:“这场讲座让我意识到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跨学科创新的桥梁,也为我后续在设计实践中融入AI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刘泓锐与同学们分享“如何让AI成为你的超能助理”
详解就业新趋势,谋划职业新未来
9月17日上午,在国和楼报告厅研究生辅导员宗真真结合出版学院往届毕业生的丰富案例,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详实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她分别介绍了近三年来工科、文科与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典型就业岗位、代表性用人单位以及职业发展状况。“研究生阶段是职业准备的关键时期,鼓励大家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三年时间,不断明确个人发展方向,识别能力与知识结构的“空白点”并主动弥补,持续深耕专业领域”。宗老师寄语大家。
为持续助力研究生职业启航,出版学院已进一步安排就业指导活动,拟于9月19日特邀英国上市猎头公司米高蒲志(Michael Page)工业招聘部经理龚飞,为同学们开展专题职涯讲座,内容预计涵盖行业人才需求趋势、简历优化与面试技巧等实用议题,为新生提供更多与企业HR直接对话的机会。
本年度出版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内容全面、衔接有序,从思想引领、学业导航、安全防护到技术前沿与职业发展,体系化地助力2025级研究生更快适应新环境、明确新目标。学院将持续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拓展教育资源,完善指导服务,为每一位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与人生出彩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