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上理工材化学院在高熵合金前沿新材料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2025-09-16 12 文:徐建旭 图:徐建旭 编辑:张新妍

近日,从中国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获悉,由材料与化学学院丁志义老师主要参与起草的两项团体标准《高熵合金机械性能检测技术要求》(T/CIET 1737-2025)及《高熵合金熔炼与铸造技术要求》(T/CIET 1738-2025)已正式发布实施。此举标志着学校在高熵合金这一前沿新材料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行业的规范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上理”智慧。

中国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为学校颁发证书

标准化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引领产业升级、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高熵合金这类新兴战略材料而言,统一、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解决研发与生产中因技术路线不一、方法各异导致的产品质量波动问题,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更能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形成规模效益,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高熵合金熔炼与铸造技术要求》对高熵合金原料处理、熔炼设备、工艺参数、铸造过程控制等提出了明确规范,旨在保证高熵合金成分的均匀性、纯净度和铸态组织的稳定性,为制备高性能、一致性好的高熵合金材料奠定坚实基础。《高熵合金机械性能检测技术要求》则统一了拉伸、压缩、硬度、疲劳等关键机械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评定标准,确保了不同机构检测数据的可比性与权威性,为材料的设计选型、性能评价和质量认证提供了可靠依据。

丁志义老师作为我校材料领域的骨干教师,长期致力于高性能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此次受邀参与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是其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获得业界高度认可的体现。在整个标准制定过程中,丁老师与委员会的专家们一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精益求精,确保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这也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生动实践。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填补了高熵合金领域团体标准的空白,也显著提升了我校及材化学院在新材料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为我国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荣誉证书

供稿单位:材料与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