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健全家校精准化共育体系,8月4日至11日,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联合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学院组建新疆籍学生家访工作组,跨越5000多公里深入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学生家访与家长交流会。工作组由基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贵彬,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陈财带队,先后走进温宿、拜城、库车、阿拉尔等地的学生家庭,用脚步传递教育温度,凝聚家校育人合力。
叩响家门:把校园关怀送到天山脚下
解疑预科迷茫,点亮学业新程
2024级预科生坤杜孜阿依·喀伍力6月刚完成专业分流,即将进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得知学校老师到库车家访,她与父母专程驱车从库尔勒赶来。交流中,她提出对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的困惑,学院老师结合往届新疆学子的成长案例,详细解析专业前景,并介绍“一对一学业帮扶”“晚自习答疑”等举措。听后,她与父母会心一笑,感慨道:“原来学校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一切,现在更期待开学了!”
工作组与坤杜孜阿依喀伍力及其家长交流
关爱入伍学子,护航军旅梦想
2024年秋季入伍的回族女生李云洁,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的优秀代表。家访工作组带着慰问品来到她家中,与父母亲切交流。带队老师一边展示她在训练基地的照片,一边讲述她在训练中的优异表现,并详细解读退役复学后的转专业、考研和就业帮扶政策。听后,李云洁的父亲感动地说:“孩子去当兵我们支持,但也担心她学业跟不上。今天听了你们的介绍,心里终于踏实了。”
与李云洁家长合影
帮扶困难家庭,筑牢成长基石
在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一间陈设简朴却贴满奖状的屋子让老师们深受触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送上慰问金,并详细介绍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及奖学金体系。“这是我们心理中心的24小时热线。”心理健康中心老师介绍,“无论遇到学习压力还是生活困惑,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学生母亲表示:“没想到大学老师能跑这么远来看我们,心里特别温暖。”
家校同心:共绘学子成长蓝图
8月9日,阿克苏地区第四高级中学会议室内暖意融融,来自阿克苏、柯坪、新和等地的40余位家长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会上,李陈财通过图文并茂的PPT介绍学校发展成就,特别分享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举措与成果,并寄语学子坚定信念、勇敢成长。袁贵彬则围绕“大学新生入学指南”,从报到所需证件、档案转接到学业规划、生活适应逐一讲解。
24级预科生亚尔肯·亚力昆的家长阿依古丽·吐尔逊对学校的关心表示感谢,承诺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优秀校友迪力胡马·艾克拜尔发言表示,将以校友身份继续支持母校发展。管理学院2022级学生凯丽比努尔·艾合买提则立志以优异就业成果回馈学校。现场由玛丽亚·居乃丁提供民族语言翻译,确保交流无障碍。
互动环节中,针对家长们的疑问,“伙食费大概多少?每月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考研该如何准备?”“留沪就业有哪些支持政策?”“助学金如何申请?”……老师们一一耐心解答。会议现场交流深入而充实。
家长交流会现场
使命续航:让关爱跨越山海
此次家访不仅是关爱的传递,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写照。家访结束后,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专属档案,涵盖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与发展诉求,并提出后续的教育发展举措。下一步,学校将启动“家校连心”计划:定期推送学生在校动态、召开线上家长会、重大节日送慰问等,让跨越五千里的关怀始终在线。
从黄浦江畔到天山脚下,这场跨越山海的家访,不仅把上海理工大学的温暖送进新疆学子家庭,更在家校间架起了一座同心育人的桥梁。正如一位家长动情地说:“看到学校这么用心,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一百个放心!”这份跨越五千里的教育牵挂,正化为培育民族优秀人才的坚实基石,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