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童心筑梦启新程 爱满三江润童心

上理工出版学院举办湖南三江镇留守儿童公益夏令营活动

2025-08-01 15 文:焦夷通 图:焦夷通 编辑:张新妍

7月30日下午,“童心筑梦·爱满三江”留守儿童公益夏令营活动在三江镇江东学校顺利收官,本次活动由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联合怀化市溆浦县三江镇人民政府、上海方圆艺术共同主办。中共三江镇党委书记邹锡华,共青团溆浦县委员会书记王文立,溆浦县妇联联合会主席张凤,江东学校校长张晖,爱心企业家代表、上海方圆艺术创始人张英文,出版学院辅导员焦夷通等出席活动,“沪溆”政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

本次留守儿童公益夏令营共开展十天,吸引了三江镇周边近百名留守儿童参与,活动围绕“童心筑梦·爱满三江”主题,依据留守儿童需要和出版学院专业特色精心设计了多类型课程。

收官合影收官合影

非遗手工制作,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在十天的夏令营课程中,来自上海的志愿者老师们为孩子们设计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手工制作课程,中草药香囊、非遗漆扇、纸绒画、京剧脸谱制作,每一项课程都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脉搏。这些非遗手工制作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非遗课程体验非遗课程体验

红色场馆探寻,涵养学生爱国情怀

溆浦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厚重,7月24日,志愿者团队带领全体营员来到龙泉山村的芭蕉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此地为抗日战争时期红二、六军途经溆浦时设立的重要医疗救治点,主要承担伤病红军的救治工作。在十公里的步行中没有一名营员退缩,团结、奋斗、不畏艰难,这些红色基因已悄然融入他们的成长血脉。在志愿者老师的鼓励和陪伴下,他们用稚嫩的双脚丈量了历史的厚重,这份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永恒的灯塔,照亮远行的道路。

探寻红色场馆探寻红色场馆

海派文化介绍,助力学生拓展眼界

作为上海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志愿者老师们带孩子们解码上海的海派基因,虽然溆浦和上海远隔千里,但是通过上海志愿者老师们精彩的介绍,带领小朋友们“云参观”了东方明珠、外滩万国建筑群、了解石库门民居特色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孕育、诞生、发展的光荣历史,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触摸这座城市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

介绍海派文化介绍海派文化

科学教育实验,点燃学生探索热情

在科学实验课上,自制的手摇发电器点亮灯泡,校园里的植物拓印到帆布包上,零散的元件通过太阳能带动车轮转动……每双眼睛都闪烁着发现真理的光芒。本次夏令营优秀营员奉子葳表示:“上海理工大学的志愿者老师们带给我们了全新的体验,实验的有趣,让我明白了物理其实并不枯燥,反而像魔术一样让我们每位同学都十分着迷,这也更加让我有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实验课现场科学实验课现场

美术基础入门,激活学生审美基因

美术基础入门课程由出版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专业学生担任主讲老师,孩子们学习了速写、素描、水粉等基本技法,掌握了简单的色彩搭配和基本构图原理。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通过美术基础入门课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美好,更在创作过程中培养了耐心、注意力与审美能力。

合影留念合影留念

家政服务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以外,夏令营还邀请了江东镇中心医院医生、食堂工作人员、生活老师一同开展家政服务教学包括急救常识教学、包饺子、清洁整理技巧等内容,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作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这些基本技能的教学。这些家政服务教学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夏令营生活,更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实用的技能和宝贵的经验。

家政服务类课程家政服务类课程

本次公益夏令营的成功举办,是爱心企业、当地政府、高等学校、志愿者等多方合力的成果。它有效拓展了留守儿童的视野,给予了他们真切的陪伴和社会关爱,仪式的结束,并非关怀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将持续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期待在未来能与更多社会力量携手,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将这份爱与责任延续下去,助力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自信起航。

供稿单位:出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