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绕口令的清音穿透乡村课堂,当漆扇的彩墨晕染戈壁热浪,当木卡姆的琴弦震颤大漠长风——由教务处牵头组队的"推普润乡·典耀绿筑"推普实践团在这个7月跨越山河,奔赴新疆莎车县以语言为舟,以文化为桨,开启了一场贯通古今、连接沪疆的壮美航行。普通话的清泉浇灌边疆热土,青春之光在非遗瑰宝与学术智慧中交相辉映。
推普筑梦,声越关山
在莎车的乡镇街巷间,普通话点亮希望的星轨。上理推普实践团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了“小小主持人”培训。洒满阳光的课堂上,小学员们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下,从怯生生逐渐变得积极主动,大方表达,志愿者们听着孩子们标准的普通话里融入的自信与热爱,深深觉得每一次耐心指导、每一次温暖互动都意义非凡。
“沪疆书信传情”与视频连线,让两地情谊升温。四封上海小学生书信由大学生志愿者传递到新疆小朋友手中,他们小心翼翼、满怀好奇地阅读着每一个上海小朋友跨越地域的好奇与关怀,“上学的路上是不是可以看到成群的骆驼?”“我想知道新疆的葡萄是不是特别甜”……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好奇与向往的种子。当上海与新疆小朋友视频连线,所有的笑脸同现大屏幕时,他们兴奋地向屏幕那头的小伙伴展示着家乡特产,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解答对方的疑问,屏幕内外充满了欢声笑语,地域的距离在真挚的交流中悄然消散。“沪疆”情谊在话语中生长,而大学志愿者们,正用声音为孩子们的梦想添上翅膀。
小小主持人培训及上海、新疆小朋友书信、视频互动
典耀中华,赤心咏志
我校书“声”意气团队将第461期读书分享会搬到了千里之外的浦莎讲堂。团队成员与莎车青少年共赴 “言传有礼 共沐书香”读书之约。现场《苦难辉煌》书页沙沙作响,读书会以“志愿者导读-沪疆学生共读-小组互读”三位一体模式展开,通过清晰、规范、深情的普通话共读《苦难辉煌》经典段落,围绕核心主题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读书感想等形式,让孩子们阅读中、倾听中、思考中、表达中走近那段热血征程,感悟信仰力量,激发奋斗精神。
“言传有礼 共沐书香”读书分享会
科技传声,推普新学
上理“同音”推普志愿者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数字推普的号召,深入莎车县乌镇·和集开展了多场“智推普语·生动未来”-AI推普讲座。活动中,志愿者结合 “语博”“豆包” 等多元平台,为当地村民展开细致讲解。从字词学习的基础操作,到语音纠正的技巧运用,再到情景模拟的实践体验,志愿者们手把手指导村民现场操作,让大家近距离感受 AI 科技带来的全新学习体验。现场村民们亲身体验后,直观感受到 AI 平台精准、互动、有趣的独特优势。这种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普通话学习的局限,让村民们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此次活动不仅为村民们搭建了便捷的普通话学习桥梁,更彰显了数字科技在推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基层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
AI赋能普通话学习讲座及现场学生互动
绿色薪火,共筑健康
实践团队怀揣 “绘就艾德莱斯新喀什” 的绿色愿景,巧妙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通过一堂生动的 “给垃圾找对‘家’” 垃圾分类知识课及趣味互动游戏,为当地村民普及环保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率先践行环保理念,将收集来的废弃快递包装纸箱精心裁剪、拼贴,亲手制作出四色分类模拟垃圾桶,为村民们上了一堂直观的 “变废为宝” 实践课。在志愿者的讲解引导下,村民们热情参与,拿起写有菜叶、塑料瓶、电池、大棒骨、脏纸巾、过期药品等各类垃圾的卡片,认真思考后尝试投入对应的模拟垃圾桶中。整个过程不仅让村民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与技巧,更在互动中加深了对环保理念的理解,让绿色生活意识悄然扎根。
此外,带队老师孙婵娟也为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莎车县分局的专业同仁分享带来了一场题为“室内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风险”的精彩讲座。
垃圾分类讲座
非遗传承,文化共融
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美学底蕴,志愿者团队在乌达力克镇举办了漆扇活动,为当地学子带来了一段沉浸式的触摸非遗文化体验。“朱砂红像帕米尔高原西沉的落日,青黛色是江南烟雨中的朦胧远山。”志愿者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浸染技法。当15 岁的阿孜古丽屏住呼吸,缓缓提起自己手中的扇面,惊喜地喊道:“这朵花,和妈妈艾德莱斯绸上的图案好像呀!”文化的共鸣、民族间的理解与交融便在这欢声笑语中悄然间生根。
莎车县乌达力克镇热情表达对上理工推普实践团的感谢,联合上海江东书院、中国新疆·浦莎书院共同举办了“文化共融·舞动情深”活动,在叶尔羌河畔奏响文化交响。乌达力克镇的文艺“主角们”轮番上阵,倾情演出。舞姿翩跹间,是文化的互鉴,是心灵的共鸣。
漆扇活动
在实践活动后期,带队老师玛丽亚·居乃丁为新疆学生及家长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由内而外,和谐共生”的互动式沟通讲座,为参与者们打开了理解与共情的 “正确密码”。推普实践团队还围绕民族文化历史、非遗技艺体验等核心,开启了当地人文历史的溯源之旅。
左:玛丽亚·居乃丁互动式沟通讲座
右:参观莎车县历史文化馆
从黄浦江到叶尔羌河,青春足迹丈量民族团结之路。实践路上,志愿者见证蜕变,收获成长的甘甜;以语为桥,播撒希望,温暖与理解生生不息。
本次活动由教务处联合上海江东书院、新疆浦莎书院共同举办,并得到了上海援疆莎车分指、莎车县宣传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