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率队深入新疆省多地共计13户少数民族预科生家庭,开展暖心家访。
基础学院党委书记李琴、院长马军山、教务处副处长张鲁潮分三组带队,精准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受阻及表现优异的学生家庭,一方面精准送策解难题,摸实情、促资助落地;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个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疏导习惯差异困扰,锚定职业生涯目标。
庭院炕头,促膝长谈凝聚共识。老师们围绕学生发展问题从思想、学业、发展上答疑解惑,同时强调普通话作为学业与职业桥梁的关键性,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成长与新疆发展、国家富强同频共振的使命。哈萨克族同学米仁尔讲到:“我立志学好专业,毕业后想回到家乡,用科技让土地更智慧,回报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艾柯代的家长动情道:“老师们千里迢迢上门讲政策、谈未来,这份心意太重了!”
家访现场
家访现场
感悟精神坐标,汲取育人力量。团队专程赴伊犁林则徐纪念馆与石榴花展览馆学习,从林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担当与“石榴籽”般的民族团结实践中,深化家访内涵。刘德强强调,林公的赤诚与“石榴籽”的团结,是育人的精神坐标。要将家长的心声、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我们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的强大动力,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锤炼本领、增进“五个认同”,成为民族复兴与团结的栋梁。
七天跋涉,以精准对接需求、主动化解难题为预科生培养夯基垒台,更以心贴心的育人实践彰显上理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
家访合影
红色教育基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