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理学院开展学风建设交流推进会

2025-05-0610编辑:张新妍摄影:

4月29日上午,教务处、学生处一行赴理学院开展学风建设调研工作。为一体推进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理学院学生学业帮扶工作小组核心骨干人员参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晓庆主持。

理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章国庆致欢迎词。李晓庆介绍了理学院开展学业预警帮扶的成效和难点,结合学院实际,从整体情况概述、具体帮扶举措、未来工作计划开展交流。副院长汪文军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学业预警及学院帮扶工作,制定了专门的学业帮扶文件,定期跟踪学生学业进展并动态调整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教务处副处长张鲁潮对理学院学业帮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提出,学业预警工作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协同联动和精准施策,推动学业帮扶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干预”转型,助力学生学业成长。他强调,跨部门协同的重要性,教务处、学工部、二级学院需紧密配合,建立“管理-教学-学工”三位一体协作机制。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学业预警帮扶机制建设、学分确认前置、课堂教学管理、家校协同育人、学业发展中心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就进一步促进学生学风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

教务处赴理学院调研学业预警及学业帮扶工作会议

据悉,理学院高度重视学院学风的建设,理学院学业发展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学生为本、学风为基”的核心理念,积极构建“制度保障、党员引领、支持服务、实践回流”四维一体的奋进型学风生态系统,着力打造系统联动、情理交融的育人“立体网”,全力为学生学业发展和全面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制度立根:构建常态化学风治理机制

建立良好的制度,是学风建设最持久、最根本的保障。为夯实学风建设制度基础,理学院制定《理学院全日制本科生学业预警及帮扶实施方案(试行)》,为学业预警学生提供学业帮扶政策支持,指导学院学业发展中心持续推进“周考勤制度”,依托数字化签到、学习轨迹分析,动态监测学生出勤情况,形成“课前预警—中期追踪—课后反馈”三段式闭环监督体系。同时,学院还配套设立了“学业进步奖”,激励学生树立目标、调整方法、持续投入,为奋进型学风生态奠定制度根基。

学业进步奖颁发现场

二是党员引领:党员先锋作用驱动学风建设

理学院学业发展中心不断拓展服务场景,自2018年起学院开办“星月课堂”朋辈教育,在学生中形成的良好品牌效应,组织学院党员学生开展系列晚间学习交流活动,打造“学业轻夜谈”“知识快问快答”“小老师面对面”等模块化学业活动,让学习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打造“白天有课堂、晚上有陪伴”的学习氛围,形成纵深服务闭环。同时,学院学业发展中心邀请高年级优秀党员开展 “锦鲤见面会”,以朋辈引领的形式为低年级同学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帮助同学们在学业规划与校园生活中明晰方向、增强信心。

朋辈引领、党员先锋服务系列活动

三是支持服务:支持性学风环境构建

理学院学业发展中心每年都会在“考研送温暖”专项行动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考研学生送上暖心祝福,在2024年的“考研送温暖”护航包中准备了:一举夺“葵”配件、金榜题名笔、棒棒糖、祝福卡,帮助他们稳定心态、坚定信念。同时,在常规学业服务中,学业发展中心设立学业咨询时间、开通线上答疑通道、组织朋辈“学业陪跑小组”,不仅解决学术困惑,更传递奋斗过程中的情感支持,使“陪伴式成长”成为奋进式学风生态的重要支撑。

温暖随行,一“研”为定的活动现场

四是实践回流:以调研反馈驱动服务升级

学业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学风实践调研回流反哺机制建设,中心依托学院党校平台开展联合调研,广泛收集学生关于课程难度、学业压力、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真实反馈,形成详实数据,为制度调整和服务优化提供依据。学风调研重点主要聚焦于本研学生关注的课程设置、专业分流、导学关系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聚焦学院当下关注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践调研,为学院学风建设献言建策。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从“学生受益者”向“学生共建者”的角色转变,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理学院学风调研评审会现场

从制度建设到激励奖励,从“星月课堂”到支持服务,从先锋引领到实践反哺,理学院学业发展中心持续完善“制度保障、党员引领、支持服务、实践回流”四维“立体网”,成功搭建覆盖广、渗透深、反馈强的奋进型学风生态系统。未来,理学院学业发展中心将不断拓展学风建设的纵深维度,真正实现从“一棵奋进之树”到“一片奋进之林”的跃迁式发展。


供稿: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