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要闻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来校调研验收首批理论研究基地

2025-05-0120编辑:张新妍摄影:

430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执行主任高德毅,驻会副主任金勤明,秘书长于美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亚男,办公室副主任林汉保、毛鼎承,秘书处干部李燕,《心系下一代》杂志编辑部主任李梅来校调研并验收我校关工委理论研究基地。校党委书记王凌宇,校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贺莉,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田蔚风,副主任杨佐平、施小明、黄慧,老干办主任兼校关工委秘书长李景玉,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孟志雷等参加调研验收会。

会议现场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2020年获批市教育关工委首批理论研究基地。基地以助学帮困为主题,围绕学生思政、心理健康关爱、学业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辅导等内容,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一支理论研究骨干队伍以及一批具有指导性和实践价值的理论成果,为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凌宇在致辞中感谢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表示,上理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植根于产业、行业,广大“五老”充分发挥紧密联系行业的独特优势,为助力教学、科研、就业工作贡献力量。学校将以此次调研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发挥老同志在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化理论研究,推进“五老五导”,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为理论研究的高地、成果转化的平台、服务学生的阵地。

受田蔚风委托,施小明从理论研究基地概况、成果创新和影响辐射、理论研究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对新一轮理论研究基地建设设想等方面汇报了理论研究基地建设情况。

贺莉在讲话中感谢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对学校理论研究基地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她指出,学校将继续推动理论研究基地成果转化,以务实的举措推动助学帮困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五老五导”的时代内涵,创新工作路径,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汇聚“五老”和学生委员、青年教师委员的合力,在双向赋能中推进基层关工委工作提质增效。

交流中,与会人员围绕关工委工作融入大思政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品牌创建、深化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对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及成果转化提出了意见建议。

高德毅肯定了我校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果,认为经验总结实用,也形成了典型案例,并就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提出希望:一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向普适性经验拓展,为学生工作提供借鉴,更好服务育人工作;二是推进“五老”队伍与在职思政教师、辅导员队伍的融合,在顶层规划、管理制度、内涵载体、战术路径、资源配置、考核评估等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五老”参与育人工作的独特模式;三是以思政引领力为指导,着力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挥“五老”在价值塑造、知行合一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促使关工委成为大思政体系下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培养新工科人才贡献智慧。

李宣海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我校关工委开展助学帮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的成绩,认为该研究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层次,工作有声有色,展现了“五老”富有激情与深厚的教育情怀,此次验收圆满完成。他强调,关心下一代工作应深度融入党的建设工作大局,有效激发“五老”群体的奉献精神与内生动力。上理工在助学帮困领域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与鲜明的研究特色,建议研究基地立足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实践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路径,将既有优势转化为决策咨询智库;紧密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学生关切热点开展深入研究,着力打造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深度研究成果,持续提升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应结合“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骨干研究团队,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供稿:上海理工大学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