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科优势向职业竞争力转化,解锁职业发展密码,理学院精心打造的“数理π途”行业认知讲坛启航。4月28日晚,学院举办“教师招聘备考指导与教师资格证备考答疑”主题专场讲座,特邀上海中公研究院骨干教师朱蓉蓉担任主讲,作为“未来大先生”职业成长训练营的系列内容,为理学院学子们深度解析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精准赋能就业竞争力提升。
深耕行业需求,架设职业发展立交桥
教师职业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队伍建设关乎国家未来。理学院依托学科特色与就业市场的连接点,持续邀请各行业专家走进校园。本次讲座聚焦上海教师招聘政策与资格证考试,旨在帮助数理学子将“公式定理的理性之美”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践智慧”,实现学术能力与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
朱蓉蓉指导学生“一站式”了解教师
朱蓉蓉凭借多年深耕教师招考领域的经验,从政策解读、区际差异、备考策略三大维度展开分享。她以上海16区教师招录为例,详细分析了浦东、闵行等教育大区的编制考试特点,指出“差异化备考”的关键性;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则从笔试科目内容规律、面试流程标准等实操层面给出“破题要诀”。参与本次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讲座不仅厘清了备考误区,更让大家看到数理专业在教师赛道中的独特优势。
强化就业服务,构建成长支持体系
理学院始终将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数理π途”行业认知讲坛取意圆周率π的无限不循环特质,象征理学院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持续探索。通过“数理π途”品牌,理学院希望形成“行业认知—技能提升—就业对接”的闭环生态,实现学生就业精准化对接和全程化陪伴的创新探索。
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格物致知,理崇至真”的院训精神,深化校企政合作,拓展“数理+”就业矩阵,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讲座现场
供稿: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