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我校学生学习生活形式,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通过春风化雨方式涵养学生的浩然之气,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1月至12月,我校举办文化育人品牌“红色12月”校园电影放映节活动。本次电影节由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联合会承办,先后放映《长安三万里》《万里归途》《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父辈》四部电影,累计观影人数超1000人。
《长安三万里》:盛唐的失意与诗意
11月10日,《长安三万里》在国和楼五楼大礼堂播放。电影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身处局势之中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
环建学院刘文诚同学表示:“看完影片我不禁思索我们是不是会有属于自己的轻舟,我们自己的‘万重山’究竟是什么?也许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这并不意味着干燥的等待,时间会赋予我们经历的每个瞬间特殊的意义,在恰当的时候,让我们柳暗花明,然后等待着我们也感叹出那句话。“你还好吗?……轻舟已过万重山。”
《万里归途》:“无枪无刃”踏上逆行之路
11月17日,《万里归途》在国和楼五楼大礼堂播放。电影根据2011年利比亚真实撤侨事件改编,讲述了北非努米亚共和国爆发内战,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随员成朗受命深入战区协助撤侨的故事。在白婳的带领下,两人放弃回家的机会,逆行进入战区,重回险地。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战火与荒漠,用勇气与智慧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带领同胞们走出了一条回家之路。
材化学院张瑞婷同学表示:“《万里归途》仿佛是一双敏锐的眼睛,发掘了新鲜的中国故事,看到中国正在发生的非凡变化。观众跟随中国外交人员的步伐跋涉万里,看到了世间苦难,更会感受到自己正拥有的幸福。”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
11月24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和楼五楼大礼堂播放。影片以哪吒的成长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与身世之谜的斗争、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的相处等情感线索,展现了一个普通孩子如何在面对困境和考验时逐渐成长为拯救世界的英雄的成长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
管理学院钱维谈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哪吒这个人物在我心里是一个自命不凡,可以逆天改命的英雄。人生在世,总要有所追求,总要有自己的志向。哪吒就是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断的拼搏奋斗。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我和我的父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2月1日,《我和我的父辈》放映,电影节完美收官。影片既缅怀了历史,又展望了未来。它呈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家国亲情,战场上的热血牺牲、航天人的坚韧隐忍、改革开放浪潮下的独具慧眼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影片以世代为章,追忆四个“小家”里平凡而又伟大的“父辈”们的奋斗经历,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情感充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群像。
版艺学院袁梦同学说道:“人行万里,将忆归家之途。父亲在我们心目中一定是最了不起的人,白天他替你熬过人间的风雪,晚上他还要为你编织浪漫的童话。他可能不容易被理解,但他一定想理解你。”
一部部红色电影融合了家国叙事和革命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紧扣时代主题,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给同学们留下难以忘怀、不可替代的银幕记忆,引导广大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积极进取、奋发图强。
观影现场
学生交流观看心得
志愿者合影
供稿:研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