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我校举办2023年劳动教育系列项目展示暨评优会议

2023-10-14 417 文: 图: 编辑:

学生如何在手工制作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半导体制冷冰箱中感受劳动魅力;劳动教育如何与激活创新能力相结合……这些问题都可以在2023年劳动教育系列项目展示暨评优会议中找到答案。

10月12日下午,2023年劳动教育系列项目展示暨评优会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行,各项目组进行项目展示与分享,阶段性总结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和有效做法。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彭宗祥、学生处处长何炉进、校团委书记刘威、组织部副部长孟志雷、宣传部副部长张炜、教务处副处长宋丹萍、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伟及各项目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校内外实践基地,长效劳动育人

如何将劳动教育与各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实际相结合?各学院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充分挖掘产业学院、行业协会等育人资源,建立长期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现兴趣、体验艰辛、尝试失败、创新成功,不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和对奋斗的崇尚。能动学院依托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开展多项手工制作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实现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工程设计等多课程多学科的有机融合,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档案馆围绕综合档案收集归档、毕业生档案整理投递、“两馆一居”志愿讲解等工作,设立专门的学生劳动实践岗位,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实验中心)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基于公共实验中心“公共开放、学科交叉”特色,依托计算中心“互联网+”技术属性,构建“科创工坊”互联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科研思维、激活创新能力、培养工程素养。

特色实践课程,增进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特色实践课程是围绕日常生产、生活开设,旨在使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增进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认知,掌握或提高生产和生活劳动技能,广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的课程。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实验中心)以“先进制造设备维护保养与安全教育”为主题开展课程教学,聚焦安全教育与维护保养实践,通过互动式、体验式学习,培养师生安全生产意识、规范操作习惯,通过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实践,培养师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理学院与世达科创中心共同探索开发工业研学及维修技能课程,通过参观学习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工业研学及维修技能,塑造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一院一品”,打造劳动教育品牌

围绕学校“五个人人”发展理念,各学院以项目化运作模式,打造“一院一品”的创造性劳动品牌,让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在校园内处处可见、处处可感。环建学院基于BIM技术,组织学生完成校园三维数字建筑信息模型建设,同时开展基于GIS的智慧校园建设,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师生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情怀。材化学院面向社会,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科学小实验”实践志愿活动,塑造大学生服务奉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意识。光电学院成立“OECE-SEEKER”团队,研究功能性软件的应用开发与完善,让学生切实投入到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完善中。

在本次评选中,经过各项目组工作展示汇报,专家评委们针对各劳动教育系列项目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共评选出12项优秀项目。彭宗祥代表专家评委进行总结,肯定了各项目当前开展进度,表示各项目组较往年在多方面有所进步,同时对我校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要求各项目组准确把握《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创全国文明校园。

今年5月,经全校各部门和各学院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本科生院与研究生工作部共征集劳动教育系列项目35项。劳动教育系列项目作为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育人资源,激活育人潜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产生的集群效应,助推我校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项目组成员展示项目

专家评委点评现场


供稿:本科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