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德奥之声音乐会

德国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五行”木管五重奏专场音乐会

2023-05-22 137 文: 图: 编辑:张新妍

5月19日晚,德国文化交流中心品牌活动之一的德奥之声音乐会系列——“五行”木管五重奏专场在我校音乐堂举办,来自武汉爱乐乐团木管声部的5位首席组成的首席“天团”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

金木水火土,宇宙中默默自转的星球,被五行学说赋予了相生相克的哲学意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交响乐团用木管五重奏诠释了“和而不同”的音乐真谛。

演出开始前,此次音乐会的特邀嘉宾,也是本期音乐会的导赏李云中先生先通过“每人一段”的方式,让观众通过耳熟能详的旋律初步认识五种木管乐器的音色。而引人入胜的旋律背后自然少不了才华横溢的演奏家们。单簧管演奏家是赴港留学的周翔首席,单簧管演奏家是赴英深造的刘家宝首席,大管演奏家是乐团经验丰富的江山牢首席,圆号演奏家是演出足迹遍布全球的哈萨克斯坦友人达吾恋首席。作为五重奏中唯一的女性演奏家,长笛演奏家陈雅菡首席也同样有着耀眼的求学和从艺经历。五种木管乐器,五位音乐家,一场前所未有的独特音乐之旅徐徐拉开帷幕。

李云中为师生们导赏

音乐会从德语国家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不同时期撷取了不同风格的乐章,让对音乐感兴趣的老师同学对德奥音乐形成一个整体的初步认知。

开场曲目巴赫的布列舞曲,让观众们沉浸于木管五重奏轻松明快的氛围中。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开创者,可以说是德奥音乐的源头。其创作的五重奏作品也注重氛围的营造。如果说舞曲的氛围是浪漫的宫廷气息,那么第二首诙谐曲就突出了双簧管、圆号等木管乐器独有的戏剧张力。两首乐曲一静一动,一慢一快,相映成趣,令人叹服。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乐时期,李云中为我们“揭秘”了这一时期木管五重奏相较此前更加庄严的原因。以交响乐创作而为世人所知的“乐圣”贝多芬,其实是把五重奏的创作当成一种交响乐创作前的模拟演练,力争从五“管”中“管中窥豹”,从而更好地把握交响乐的创作。接下来由四个乐章组成的71号降E大调木管五重奏加深了大家对这一时期木管五重奏的印象。

提到德奥音乐,就不得不提到“音乐神童”莫扎特。在他创作的歌剧中,木管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配器营造氛围,并且引导人声,从而达到人歌合一的境界。而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本次由木管五重奏演绎的版本,精心设计了主旋律的切换,仿佛歌唱家的美妙歌喉在五种木管乐器之间流转,充分表达出对于爱情的独到见解和对于自由的执着追求。

相较于意大利语的《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用母语写就的歌剧《魔笛》可谓是德奥歌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云中巧妙地将其类比为西天取经的故事,认为其兼具喜歌剧的诙谐和正歌剧的庄重。而木管五重奏演绎的歌剧《魔笛》序曲,光明与黑暗交织,正义与邪恶较量,两股力量盘旋升腾,给观众带来极致的听觉享受。

五行木管五重奏组演出现场

中场休息后,《为木管五重奏而作的小型室内乐》带大家回到百年以前,开辟了现代木管五重奏的“新大陆”。两次世界大战之交,“迷惘的一代”把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彷徨化成了看似不尽和谐的音符,就像渺小的个体难以融入的混乱而庞大的社会的复杂心绪。正如李云中所说,音乐是具有很大包容性的,这些看似自我的表达其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压轴登场的曲目精心选择了4首著名法语歌剧《卡门》的乐曲。这出爱情悲剧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五重和声中跌宕起伏,回味无穷。鲜花和热烈的掌声中,音乐家们返场为大家加演。

音乐会现场

艺术家合影

与上理师生合影留念

德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德奥之声”音乐会系列作为我校高水平资助项目之一,一直深受校内外师生的喜爱,旨在让更多的上理师生能近距离地感受德奥音乐的魅力,不断拓展综合音乐素养,助力我校美育教育。


供稿:国际交流处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