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为塑造课程质量文化,形成持续推进课程建设的机制,全面推动本科课程高质量发展,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4月26日,学校在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召开“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启动会暨培养计划修订工作推进会。副校长张华出席会议,教务处负责人、各学院(部、中心)教学院长、本科专业负责人、国家级上海市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教师代表、教学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甘屹主持。
甘屹作“塑造课程质量文化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题报告,对学校开展“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的时代背景和指导思想进行了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专业、课程、“四新”改革等前期建设成果,“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七大工作任务以及系列活动安排。教务处副处长章国庆汇报了2023级培养计划修订方案,方案对专业的总学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研制、课程设置做出了新要求,并增加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课程体系拓扑图等内容。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李凌分享了学院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教研教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和经验,汇报学院“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工作规划。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谌涛教授分享国家级一流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建设经验。机械工程学院丁晓红教授分享国家级一流课程——《机械设计》建设经验。
张华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代表学校向在课程、专业建设上作出贡献的老师和团队表示感谢。他提出,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学校积极应对教育改革新趋势,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他强调深入推进“本科课程质量建设年”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习调研,树立教育新理念,引入先进的课程、专业建设经验;二是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做好四年一度培养计划大修工作;三是要以教育数字化改革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四是要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推进虚拟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要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以饱满的热情踏上教育教学改革新征程,以课程改革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实现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张华讲话
甘屹讲话
主题汇报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