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改版

【开好局 启新篇】以“开局冲刺”姿态谋篇布局、奋楫扬帆

2023-02-13481编辑:摄影:

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提供产学研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科学研究不放松,以奔跑姿态享受科研黄金期;凝练中外合作办学特色优势,为教育交流合作贡献学院力量……当很多人在享受难得假期的时候,上理人已经热火朝天地忙碌了起来,因为他们深知时间不等人,必须抢抓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机遇。

拓宽产学研路径,助力双碳战略下制冷学科建设升级

提前三个月进行策划,每周召开两次组委会会议统筹推进情况,征集稿件、布置会场、邀请专家教授做报告……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2023年度制冷空调行业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第六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这次会议不仅为国内制冷空调专业提供了产学研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也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制冷空调行业的影响力。

第六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在我校召开

虽然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但论坛对学院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正在持续显现。通过筹备和参与论坛相关活动,教师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让科研工作“接地气”;与企业面对面,在协同攻关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动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陈曦教授表示,产学研合作是多方共赢的,对于新学期新阶段学院制冷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校地产学研合作都会到极大促进作用。

到青岛走访海尔等知名企业、参加项目对接会;大年初四初五就回校准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专业ASIIN认证工作,撰写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带领寒假留校学生“常驻”实验室做科研……这个假期能动学院教师们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歇。

“高校科研项目攻关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们将继续深化高水平科研团队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充分挖掘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优势和潜能,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双碳背景下制冷学科的建设与优化升级。”副校长、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张华表示。

科研不放假,以“全力冲刺”充实科研黄金期

“新年刚过,覆盖学院全体青年教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就召开了”“邀请高校专家进行辅导、组织专家对基金申请书进行审阅点评,各种各样的基金申报交流活动应接不暇”“为做好基金申报,一个月的寒假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从学院领导到普通教师,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们的言语中都透着一股紧迫感。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点评交流会

“从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各系部的主任到系里管科研的老师,在学院由面到点,大规模、长时间、高频率的宣传和动员下,学院有基金申报资格的教师全都参加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学院青年教师邱彬彬如此描述机械人的这个申报季。

每年1至3月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冲刺阶段,是决定基金申报成败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在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号召下,组成了“学院领导+行政人员+专业教师”的专项工作团队推进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通过交流合作碰撞思想的火花,在共同的研究方向进行集中攻关,产生1+1>2的研究合力。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卫东表示,学院把基金申报作为关系学院事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来做,因为基金申报是青年教师发展科研的重要抓手,不仅与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密切相关,还支撑着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支撑着学院的学科发展,因此学院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周密的部署。“虽然目前还看不到实际成果,但我们很看重团队申报过程中汇聚起来的这股‘势’,这是推动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擦亮办学特色,为学校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学校赴德学习交流的学生普遍存在哪些适应性问题?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德国文化和生活环境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业?就在2月10日,中德国际学院“上海-汉堡项目”第一届赴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的40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结束了为期一学期的海外学习生活,在德方举办的结业典礼尾声,中德学院的老师们与德方负责人热烈地探讨着。

中德国际学院学生在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学习

学生交流交换作为中德国际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头戏”,学生赴德学到了什么、学得好不好、所学所得能否对学生今后个人成长发挥积极作用……这些无疑是学院最关注的问题。随着去年9月赴德学生顺利结业,学院领导、教师就第一时间就与德方进行了沟通,就学生交流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为接下来学生常态化赴德学习铺平道路。

加大德国外教配备、充实学院德文图书馆、筹划赴德专项跨文化课程培训、筹备三个专业第五轮ASIIN认证工作、优化学院治理架构……哪怕是寒假期间,中德学院在教学部署、学院发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规划和准备工作,为新学期师生工作学习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全院上下争分夺秒,本着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优化办学治院的方方面面,放大合作办学的成效,从而把学院人才培养的品牌擦得更亮,使学院在国内中德办学机构的方阵里保持领先地位,全力以赴为学校高水平对外合作与开放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德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琦说道。


供稿:新闻中心

文:张新妍、杨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