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解放日报专版: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

2021-11-22435编辑:董真摄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海理论界围绕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组织开展深入研究,举办系列专题研讨会。日前,以“总结百年历史经验,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为主题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召开。与会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观点集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历史定位,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总结了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分析了五大历史意义,概括了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格局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经济角度看,需要确立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理论和战略,加快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体系;确立金融脱虚向实的理论和战略,加快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体系;确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科学理论和战略,加快提升多种所有制协同发展的产权体系;确立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战略,加快提升全面对等开放和国内外经济高度协调的产业体系;确立引导公正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和战略,加快提升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共同经济安全的制度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意义重大。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正是因为在其背后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伟大思想的正确指导。从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特征来看,前两次历史性飞跃主要体现为“以马化中”,而进入新时代实现的新的飞跃,不仅表现为“以马化中”,还开始出现“以中化马”的转向,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方案来化解世界性难题。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教授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一根本问题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在建党之初就已明确,但同时,党在不同时期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从实践角度看,这一根本问题决定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运动。


汲取党百年奋斗史的成功经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陈学明指出,党的百年发展史给予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第一,应当正确看待五四运动对当今中国的影响,不能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二,应当正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两大斗争主线,即要不要马克思主义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第三,应当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需要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主义信仰需要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道路需要马克思主义、破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需要马克思主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邹诗鹏认为,在中国向现代多民族国家转向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构造中国多民族国家概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着对民族概念内涵的理解。当前,中国在民族工作方面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此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需要在国家民族的意义上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卫东副教授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艰辛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历经四个重大历史阶段,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回眸百年历史,党获得成功的基因密码在于始终秉承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的灵魂,直面不同时代的挑战,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引领伟大实践。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很好地处理了“不变”的基因密码和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由此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全新局面

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教授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核心因素。党正是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心骨。在新时代,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应当做到使命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守正传承与开拓创新相统一,历史眼光与国际视野相统一。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认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推动自身成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自我革命的现实动因在于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出现了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违背党的初心使命的现象。自我革命的文化动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内蕴了自省的优良品质。此外,党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步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我们党要继续坚持和推进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序推进。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基层政治工作系主任时刚教授认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辉煌创举,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基石,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是永葆我军作风优良的关键。在当前和未来的时代大考中,要着力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践能力。 


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及科学理论的力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光辉思想的指引下,百年大党乘风破浪,不断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从党的百年发展史中感悟真理及科学理论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照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起航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任人宰割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众多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出台了不少救国方案,但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在革命初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曾经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照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发展之路。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当时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经验,借鉴效仿了苏联模式,但由于苏联模式“水土不服”,逐渐显露出体制僵化的弊端。同时,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足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理论的缺乏,出现了一些失误,走了不少弯路。

为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国家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照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赶考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探索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带领人民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点亮了民族复兴奋进的火把。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民族复兴与人类发展紧密相连,体现了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一百年来,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和理论滋养初心、践行使命。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用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党的事业像奔腾的长河川流不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第二个百年新的征程上,应结合时代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1-11-19&id=324875&pag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