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2021-11-16 305 文: 图: 编辑:张新妍

11月13日,在我校115周年华诞之际,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和我校联合主办,外语学院承办,《上海翻译》编辑部和《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的“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在外语学院报告厅举行。论坛以“对接国家战略——翻译、科技与人文研究的新方向”为主题,深入探讨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科技创新赋能翻译研究、文化互译助力文明互鉴。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荣誉院长柴明熲,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何刚强,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翁国强,我国翻译、科技和人文交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以及上海理工大学期刊管理中心董伟主任和责任编辑朱渭波、程爱婕应邀参加。会前,副校长张华教授与何刚强等到会专家就新文科的跨学科融合等话题进行了亲切交流。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曲德强出席论坛。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担任论坛主持。

本次论坛除了线下会场,还设置了腾讯会议和AVA网站直播,全国高校近八百名师生现场或线上参加论坛。

在开幕式上,张华向线上线下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外语学院在科技外语和翻译领域的办学历史,希望此次论坛的举办能为翻译学科及新文科的创新发展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友义在致辞中从国家政策支持的层面说明了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在强调国际传播时代对外翻译具有特殊使命的同时,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建立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柴明熲在致辞中指出,翻译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因素,此次论坛契合时机,具有重要意义。何刚强代表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对线上线下的各位专家和全体参与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此次论坛能对相关高校的翻译学科产生积极影响。

开幕式结束后,外语学院副院长韩戈玲教授主持上午的主旨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周晓林教授、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茂成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宗成庆教授分别就各自论题做了主旨发言。下午的主旨报告由外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王勇教授主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党争胜教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我校刘芹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铁军教授、同济大学李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丁红卫教授分别做主旨发言。十二场报告围绕科技与人文,以前沿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在科技革命时代,翻译、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的趋势、问题和路径。

闭幕式上,翁国强代表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总结了各项议题。董伟代表协办方向主办方的邀请、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与会者的积极参与表示诚挚感谢。

本次论坛中,国内外语学界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共聚我校,为促进文理医工跨学科研究献计献策。此次论坛的举办既呈现了我校在科技与人文融合方面的优势,也为我校翻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举办此次论坛,紧贴时代脉搏,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对于加强科技、人文领域的沟通与对话,促进新形势下我国翻译研究和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以及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线上会场


线下会场

 

线下参会老师合影留念


供稿:外语学院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