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选择上理工,迈向大世界: 2021级中英国际学院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圆满结束

2021-09-18 391 文: 图: 编辑:张新妍

近日,2021级中英国际学院新生报到工作圆满结束。

建院15周年元素多,迎新独具学院特色

从各个迎新站点上的道旗设计、校园LED屏、报到大厅和校园公告栏中,都能感受到学院“建院15周年”的气氛,这些红色的装扮与设计是今年迎新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教学楼一楼报到大厅设置了“中‘英’于‘理’,青春由你”的迎新主题展板,寓意着新生在新的一段旅程中筑青春之梦,乘思学之舟,扬志远之气。今年恰逢学院建院15周年,而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新生和家长们的力量。

新生感受“沉浸式服务”,老带新一对一传统延续

校园里随处可见迎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接过新生的行李箱,指引新生入校。虽然下着大雨,但是志愿者们披上雨衣,坚守阵地,用热情的问候、周到的服务和细心的指引,向新生和家长们展示了中英学子的精神风貌。

 

迎新志愿团队

 

一位冒着风雨搬运行李的志愿者同学说:“虽然今天的雨很大,衣服鞋子一下就湿透了,但是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还有一位大三志愿者同学说:“以前大一报到时有学长学姐接我,现在该轮到我接学弟学妹啦,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学院的迎新模式为一名志愿者对接一名新生,如遇独自报到并且行李较多的同学,还会适当增加人手。‘老带新,一对一’迎新生这个传统延续了十几年了。” 负责迎新的金晶老师说道,“本次迎新招募了50多名志愿者,他们在咨询答疑、指路引导、秩序维护、站点指引、物资准备、搬运行李等工作中各司其职,成为迎新现场一道亮丽而可爱的风景线。”

 

风雨中的志愿者

 

学院周密部署迎新工作,全面保障现场井然有序

为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接待工作及新生报到后的学习生活安排,把迎新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院多次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副校长、中英国际学院院长蔡永莲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指导检查迎新各项准备工作,要求各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负其责、团结协作,提前启动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迎新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学院严格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原则,分类有序安排学生分批报到。学院保卫工作人员通过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验身份信息等流程,确保入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有序。

教学楼一楼报到大厅里,迎新工作人员与学生志愿者们耐心仔细地引导和帮助新生们快速完成了注册报到、入住宿舍、保险等手续。一位新生在办理完所有手续流程后说道:“雨很大,但我们的心被志愿者们暖到了,非常感激志愿者们不畏风雨、不辞辛苦。”

 

新生办理手续


 “作为会展专业的学生,非常期待会展的课程以及大三的会展周活动。”“希望未来能够成功升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专业。”……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

中英国际学院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注册方式迎接来自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个国家的十名国际新生。报到当日,学院执行院长Laura Bishop、副院长单彦广亲临报到现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们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此后,学院将继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国际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更快融入新环境。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够在中英国际学院度过快乐、难忘又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学院领导与国际新生亲切交流

 

蔡永莲来到学院指导迎新工作并慰问迎新工作人员。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妍,副院长单彦广,党总支副书记、行政副院长徐琳等陪同走访,详细询问新生报到情况,要求迎新志愿者完善服务细节,第一时间解决新生反映的问题,让新生暖心,让家长放心。在与新生们亲切交谈时,学院领导勉励新生们从入校第一天起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用好用足在校时光,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合影留念

 

自主招生再创佳绩,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2021年学院在全国各省市的自主招生工作情况呈现良好态势,总体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在部分省市的自主招生录取分数线稳中有升,在部分地区实现了新突破。

招生部门根据学院自主招生计划情况,精心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方案,力求用心讲好上理故事,逐步扩大上理影响力。在招生宣传和招考录取阶段,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师生校友共同发力,打出一连串自主招生工作“组合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院将“云招生宣讲” “云校园开放日”系列直播扩展至所有招生专业,深入介绍各专业的办学实力及人才培养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现场咨询会的场次与规模,力求与考生更直接有效地沟通;建设优质生源基地,并加强与重点中学的对接力度;开通微信招生视频号和B站账号,扩大新媒体宣传的辐射面;增设咨询电话线路,增强招生热线服务效率;核查学生录取材料,发放自主招生录取通知……学院通过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招生工作,为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中英国际学院

文:郑杰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