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学校召开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共绘最大同心圆”为主题的双月座谈会,党委书记吴坚勇与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代表畅谈学习体会,共话合作深情。
民革上海理工大学支部委员会主委、能动学院教授 陶乐仁
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代表民主党派致贺辞,这令我们民革人备受鼓舞。中国共产党经过100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敢于斗争、敢于突破自我的结果。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打破西方垄断的话语体系,提高我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民盟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理学院教授 张淑平
7月1日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典,百年芳华正青春。回首百年伟大历程,新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殷实富足。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中国共产党!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溯10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根基。
民进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理学院教授 顾铮先
回顾百年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我想正是这种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优良作风,引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我要以党为师,全面提高政治素质,增强责任担当,为学校建成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建言献策;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坚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致公党上海理工大学支部委员会副主委、管理学院副教授 罗国芬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社会主义参政党之一的中国致公党高校系统基层支部党员,我为中国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感到自豪,也为自己身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骄傲。我们要努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立党宗旨,坚守合作初心,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发扬侨海特色,架起更多与海外联系的桥梁,协助学校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也更多涵养培育认同中国、支持中国的力量。
九三学社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永庆
纵观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以人民为中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这些科学理论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从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均体现了一个伟大政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民建上海理工大学支部委员会主委、版艺学院教授 任健
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并与爱校荣校教育、校史学科史挖掘利用、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积极作为。一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在广度与深度上加强校史资源、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校史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呈现。二是将上述内容模块化、课程化,纳入到各学科、各专业的史论类、概论类课程教学与学分考核体系之中。三是推出“首课教育制”,将上述史论类、概论类课程的第一次教学活动场所移至校史馆或红色文化主题馆开展。四是筹建“云端校史馆”,打破既有空间格局的限制,做好做大校史工作,为课程思政教改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欧美同学会上海理工大学分会秘书长、副会长、沪江学院党总支书记 陈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 “七一”重要讲话中82处讲到人民。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总书记深刻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深刻,内涵丰富精深,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落实在学校一切实际工作中。要对师生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所急所难调查研究、敏锐感知、认真把握,找出师生利益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把“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理念落到实处。
上海理工大学少数民族教工联合会会长、管理学院副教授 方厚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守护和建设好祖国的大好江山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责任。校少数民族联将在学校党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关心下,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使我校少数民族师生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竖立牢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校少数民族联还将和校玛丽亚老师工作室紧密合作,关心和帮助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报国之志、爱民之心,增强学生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上海理工大学侨联主席、机械学院教授 马立新
在砥砺奋进的百年历程中,侨界人士从未缺席,海外华侨从来也不曾缺席。回顾中国革命的历程,众多自国外返回的知识精英为中国共产党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再到1956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正式成立至今,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坚定不移跟党走。作为一名侨务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团结凝聚侨界人士,赓续侨界前辈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情感。
上海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版艺学院副教授 李文嘉
作为一名党外知识分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有四点深刻感受。一是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必须回归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二是要牢记初心、砥砺前行。要在工作中着力锻造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的精神作风。三是要自我完善、英勇斗争。要弘扬自我完善精神,在工作中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强能力、成事业。四是要不负人民、敢于胜利。作为设计学专业的青年教师,要以更强的理论自觉,推动中国设计学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供稿: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