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我校党委中心组举行第五期读书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体校领导、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二级学院院长,人事处、科研院、研究生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吴坚勇主持。
会上,校长丁晓东逐句逐段导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并结合与学校密切相关的重点要点深入讲解、分享学习体会。他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珠玑,内涵丰富,大学作为服务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有机结合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科技领域发展的大好形势,树牢教育自信、科技自信,紧跟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再凝练、再聚焦,培育壮大一流学科发展新的突破点增长点,不断提升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管理服务能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部分学院院长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做重点发言,能动学院院长杨其国表示,学院将在现有研究特色和技术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科研创新、技术创新,主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智慧能源建设。管理学院院长赵来军表示,学院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塑造学科发展新优势,高标准引进国际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材料学院院长李贵生表示,学院将立足组建新起点,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高端材料产业发展布局,聚焦能源与环境材料、机电功能材料、应用化学三大发展方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材料工程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医食学院院长刘宝林表示,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医疗器械、医疗装备、生命健康等最紧急、最紧迫的科技攻关问题都与学院发展密切相关,学院将继续保持自身发展定力,朝着既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学科实力,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交出满意答卷。科研院院长张大伟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建党百年之际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四个面向”,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需求,加强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推动跨学科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冲刺国家级平台和国家级成果,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上理贡献。教工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朱坚民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学校人才工作鼓足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梳理人事制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科技自信,为学校事业发展汇聚力量。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办主任艾连中表示,要以开展全校研究生教育大讨论为契机,加快研究生教育相关评价体系改革,引导研究生培养回归本源和初心,同时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完善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相关制度,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上,党委副书记孙跃东、副校长蔡永莲、副校长刘平、副校长张道方、副校长张华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做了交流发言。
吴坚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全面深刻、意义深远,总结的成就振奋人心,分析的问题鞭辟入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有多位院士在校工作,市属重点建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坚持“四个面向”,做好“四个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开展研究生教学大讨论相结合,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要继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学科和创新团队都要重新审视、梳理研究方向,把上理所能和国家所需紧密结合,更好融入创新链条、打造创新平台,吸引一流人才,汇聚更多资源,打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主动仗。要继续加强与创新型头部企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加强共性技术研究攻关,做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文章。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给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指明方向,许多提法都讲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心坎里,情真意切、温暖人心,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要拿出自下而上、基层首创的勇气,在日常科研管理中做好“减法”,在为科研工作者服务中做好“加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学风等基础性工作,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