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一米八的男生要钻过小小的呼啦圈,会引发怎样的围观呢?5月28日,在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体育嘉年华活动现场,来自各学院的450余名师生身着五颜六色的队服齐聚操场,正合作完成着每一个运动项目。
此次研究生体育嘉年华主题为“与‘理’一起,乘风破浪”,以探索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共同体为目的,采用趣味活动设计,有环环相递、“牛”转乾坤、薪火相传、“理”跃龙门等合作性的游戏项目。研究生体育嘉年华在充满活力的热身操运动和大家的热情欢呼中开启,燃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运动热情。
热身运动
师生趣味合作项目
刚刚参加完呼啦圈过山车项目的彭滟教授说道:“平日里都是我在实验室指导同学们做实验,师生相处场景比较局限,参与这次研究生体育嘉年华活动,也是希望我们实验室团队在默契关系上更上一层楼。”
作为本届研究生体育嘉年华典型的“专业课程型实验室队伍”的带队老师,彭滟教授带领实验室全员组队报名。“在和谐融洽的实验室氛围中,科研学习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良好的导学关系能够创造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双赢。”生活中师生相处融洽,学术研究就会同样精彩。彭滟教授不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而且在去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在本次活动的赛场上,团队队员们齐心协力,每一次往返时的击掌,都是一次全身心的信任,场上师生打成一片,赛场下,师生热血沸腾,呐喊加油声此起彼伏,亮眼的队服将操场绘成彩色。
管理学院研究生吕晓磊也说道:“虽然平时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但这还是第一次和‘孔哥’一起参与体育活动,这种轻松欢快的交流形式我们很喜欢!”研究生学工办主任孔夏萌俨然是同学们眼中的大哥。
谈起导学关系,很多人往往会想到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比如饱受诟病的“用工”“放养”现象,导师权力的绝对化、师生的道德失范等等。一份健康良好的导学关系应是导师学生亦师亦友,相互尊重。本届研究生体育嘉年华也是通过导师带队,课题组、实验室同学共同参与的形式,减少师生距离感,让导学关系在趣味运动与团队合作中进一步深化,打造奋进、和谐与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导学团队。”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在致辞中表示,在现代导学关系中,导师和研究生是互为依存、平等互动的以人为本的“双向主体”关系。学校要利用好“课题组+”“实验室+”等思政育人平台,多环节、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文化与氛围,健全从导师提供引导支持到师生共同探索创造的健康导学关系体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新时代下全员育人更应注重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和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盛春致辞
本届研究生体育嘉年华开幕式由党委研工部部长彭宗祥主持。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冯慧春、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张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曹英分别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在充满活力的五月,研究生体育嘉年华承载的不仅是青年师生的奋斗精神,更是他们的拼搏力量,让青春向山向海,让青年奔向未来。
冯慧春、王张琦、曹英分别为一、二、三等奖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合影留念
供稿: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