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要闻

毕业啦!青春之舟,乘风破浪!

2020-06-22 1546 文: 图: 编辑:李卉云

隔着屏幕聆听校长寄语、云端拍摄一教前的毕业“合影”……这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毕业典礼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主会场、分会场以及云直播同步举行,依旧仪式感满满,许毕业生一个“在现场”的毕业典礼。

  

“在现场”的毕业典礼 让大学不留遗憾

“只要我们有梦想,就一定能在未来随风激起后浪,用青春的力量书写属于我们的诗篇,用青春的梦想著成属于我们和母校的华章!”在毕业典礼的主会场,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唐希讲述了他的上理故事,优秀硕士毕业生代表朱嘉诚则用“感恩、坚毅、希冀”三个关键词分享了他的毕业感想。在激昂的毕业歌中,同学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毕业仪式。


毕业典礼主会场

  

除了主会场,今年的毕业典礼还设置了12个分会场,各学院为毕业生们呈现一场“定制版”毕业典礼,由学院领导和教授们为同学们颁发学位证书、拨穗。“导师轻轻地为我拨穗,并对我说了一句‘继续加油’,那一刻,我红了眼圈,很多记忆在眼前浮现。典礼结束后,院领导和导师们在门口列队欢送,这份鼓励和仪式感是最好的毕业礼物。” 光电学院的徐慧莹说道。

  

光电学院领导和导师欢送毕业生


“我们毕业啦”


版艺学院则打造了露天毕业典礼,走进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两面毕业生照片墙,张贴的毕业生的入学照片和毕业照片,记录着同学们大学四年的成长。徐晟文感慨:“之前很担心因为疫情会错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没想到学校还是克服困难给了我们一场‘在现场’的毕业典礼,为大学时光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版艺学院毕业典礼现场

  

不让任何一个毕业生缺席,毕业典礼还在学校官方抖音账号和官方bilibili账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进行直播,15000余人次通过网络 “进场”,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5000,学校用满满的诚意让同学们的大学生涯不留遗憾。“云典礼”还吸引了校友和家长的“围观”,一位网名“赵云”的校友留言:“从上理毕业,已是十四年前。愿每一位理宝,都能前程远大,做社会之栋梁。”

  

走心的现场布置 “定制”的上理记忆

“好想告诉你,我没有忘记‘理’。那些年,既短暂又漫长的青春。那些年,图书馆夜晚的铃声,操场上扬起的灰尘……”由《教我如何不想她》改写而成的《教我如何不想“理”》,被贴在了通往管理学院毕业典礼的阶梯上,每上一层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校的不舍和学子的眷恋。


管理学院的毕业阶梯


为了让毕业典礼更“暖意满满”,管理学院还向各系征集了同学们的照片,在校期间的点点滴滴以卷轴的形式依次呈现在毕业生面前,青春的回忆让师生感慨颇多。“毕业这天,回忆随着照片墙涌入脑海,老师们的用心、同学们的关心一幕幕十分清晰。我们虽将散落人海,纵有万千不舍,只愿各自安好,追云逐梦!”曾思佳说道。

  

管理学院毕业典礼现场


环建学院毕业生合影


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散发着书香气息的图书馆……这些都将成为毕业生们珍藏的上理记忆。“沿路的风景承载着一份殷殷嘱托,愿站定如松,淬炼真金!”理学院特别定制了上理风景明信片,由学院党委书记书写,寄语毕业生党员。现场,学院还为毕业生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用不同形状的贴布绣和不同色彩的帆布袋DIY出专属于每位毕业生的独特“理”想口袋,希望同学们背起梦想的行囊,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我把明信片和口袋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上理毕业生,更是一名党员,不论未来的路是顺利还是坎坷都应该从容面对,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毕业生逄博说道。

  

理学院“理”想口袋


医食学院毕业典礼现场

  

此外,部分学院还为毕业生们设计了“云端毕业照”,萌萌的Q版人物、与学校里的地标建筑合影、用头像生成班级大合照……来弥补部分同学不能返校留影的遗憾,留下了“定制”的上理记忆。


版艺学院卡通毕业照


光电学院Q版毕业班合影


中英学院创意毕业照



大学最后一堂课再向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艰难是胜利的前奏曲,挑战是成功的直通车,在你们背起行囊、扬帆远航的这一刻,我送给你们三句话:倒悬之危,尤须坚韧;摩厉以须,危中寻机;未来已来,日生不殆。”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丁晓东如是寄语毕业生。或在主会场、分会场,或隔着屏幕,毕业生们一起认真聆听这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机械工程学院的戴飞感言道:“虽然没能在主会场,但我依然觉得很有‘存在感’,尤其是丁晓东校长的嘱咐让我深有感触。”

  

丁校长寄语毕业生


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大学用一堂堂课教会同学们成长,点点滴滴的成长汇成了毕业典礼上的感念师恩。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为毕业生们举办了一场温馨的“面对面”毕业典礼。30余位毕业生和自己的导师们携手坐在一起,畅聊最温馨的回忆以及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导师们通过手写明信片的方式,为各位即将逐梦人生新征程的弟子们送上了深深祝福。

  

马院“面对面”毕业典礼


“笃志博学 学以成人”是导师胡绪明教授写给董莹莹同学的毕业赠语,在毕业这天能和老师坐在一起聊聊天,让董莹莹觉得既感恩又不舍。“从学术研究到为人处世、从品格塑造到情怀担当,导师始终如灯塔、似航标,从敬畏到敬爱,求学之路有您的悉心教导、包容鞭策是我们最大的幸运。”说到这句,董莹莹又红了眼眶,“我特别感谢学院给予我这方舞台,也向我的导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

在材料学院毕业典礼上,陈佳杰、李洋、赵雅慧三位研究生上台“告白”导师,结合三年来的研究生生涯的感悟,讲述在科研路上,导师给予的专业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每一句“老师,谢谢您”都是同学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材料学院毕业生向导师“告白”


能动学院、外语学院、沪江学院的毕业典礼分会场上,同学们纷纷向老师们献上鲜花,“虽然学习汉语很辛苦,但很高兴能够在汉语听说读写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真诚地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关爱,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沪江学院毕业生说道。

  

沪江学院国际学生欢送会


能动学院毕业生用笑容定格青春


中德学院毕业生合影留念


这“理”,记录了你们挥洒的汗水,留下了你们的奋斗脚印;一场“在现场”的毕业典礼让毕业生从同学变校友,将上理的回忆打包打走,把上理精神镌刻进每个人的名字。青春之舟在上理的港湾启航,将驶向更大、更宽阔的水面,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供稿:新闻中心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