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动态

我校援疆教师饶平平联名发表SCI论文——实现喀什大学土木学院高水平学术论文零突破

2020-06-181810编辑:李思维摄影:

我校援疆教师、环境与建筑学院饶平平副教授进疆两个多月以来,克服干燥、沙尘、饮食不惯等困难,迅速投入工作状态,在助力受援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期,以喀什大学署名为第一单位的两篇学术论文,在本学科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实现了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SCI(科学引文索引)学术论文零的突破,该报道也得到了澎湃网、新民网、上海援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报道。

据了解,饶平平和另一位援疆教师王润锴以“考虑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边坡沉桩三维稳定极限分析”(3D Limit Analysis of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Slope during Pile Driving in No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Soil)、“基于木棉纤维表面多巴胺改性技术的合成、特征分析及汞污染去除研究:双齿锚定吸附机理验证”(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Mercury Removal Application of Surface Modified Kapok Fibers with Dopamine (DA): Investigation of Bidentate Adsorption)为题分别在《土木工程进展》(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以及《环境地球科学》(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上发表,这两本杂志均被SCI检索。这两篇论文的发表,是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首次在国际学术圈崭露头角,为后期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从东海之滨来到西部边陲,在祖国最西部的大学开展援疆工作,饶平平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援疆时间内尽量多培养学生成才。教学方面,针对喀什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多、基础薄弱等特点,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他还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引入喀什大学,打造喀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土木学院师生举办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经验研讨交流,授课效果得到了督导、同行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学校督导古丽孜拉老师在听课后给出的评价:“非常棒!饶老师以生动详实的工程案例,将BIM等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受益匪浅,真心希望上海援疆老师能开设更多课程,让更多学生受益!”。在本学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学生评教中,以98.7分位列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所有课程第一名。

除此之外,饶平平依托喀什大学申请的教育部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BIM技术的南疆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成功获批立项,该项目紧密结合土木、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后方BIM产教融合形成的可示范、可复制经验,将在喀什大学进行推广,培养南疆BIM技术人才,提升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助力脱贫攻坚,为南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维沉桩边坡破坏模式


农业固废高值化利用及其对水体重金属污水治理


据悉,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创建于2014年9月,是喀什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工科学院。自筹备建设以来,土木工程学院得到了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和包括我校在内的上海高校重点支持和持续帮扶,近几年探索出了“组团式、规模化、引智援”的高校援疆特色之路,不仅促进了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提高,而且促进了喀什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力量。

  

饶平平老师在喀什大学


附:饶平平老师在进疆的飞机上写的一首打油诗


万里援疆赴天山,大漠边陲黄沙寒。

喀什噶尔育栋梁,昆仑功成还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