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精心谋划 学践结合 融会贯通 ——基础学院掀起“四史”学习教育热潮

2020-06-05 932 文: 图: 编辑:李思维

如何深入推动“四史”教育学思践悟,从而构建起长效化机制?基础学院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四史”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研究部署,结合学校、学院三全育人中心工作,进一步明确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扩大学习内涵,让“四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提前列好“学习菜单”,“四史”教育“有序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一门“必修课”。如何上好“四史”这门“必修课”?基础学院将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各项任务,确保学习教育科学有序推进。

学院围绕实践调研、理论学习、走访研讨等各角度、多任务,分别制定班子成员和党支部的“四史”学习教育“菜单栏目”,逐一列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资料、学习形式、关键节点,进而组织引导广大师生采用线上与线下、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鼓励运用情景党课、红色故事会、知识竞答等活泼生动的形式,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全体党员参加线上+线下理论学习研讨


精心发布“必修课程”,“四史”教育“立体学”

“四史”怎么学?哪里学?基础学院充分挖掘整合资源,强化分类指导,精心挑选推荐“四史”学习书单及学习强国相关必修、选修课程,构建起学习教育的立体化系统。

及时发布“四史”读物书单,引导教工党员原原本本读原著,提高政治站位,激发思考热情,探索理论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学习模式。借助“学习强国”APP等新媒体平台,推荐形成“四史”精品课程列表,组织相关视频学习研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此外,学生党支部根据学院发布的“必修课程”,开展“笃学四史教育奋发青年壮志”系列主题活动,线上同读一本书、同看一部课的同时,师生用自己“身边的党员故事”“贴切的见闻感受”“熟悉的语言逻辑”,让红色故事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使得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活起来、动起来,进而从艰辛岁月和峥嵘历程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感受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切实掀起了学习教育热潮,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


创新开启“红色之旅”,“四史”教育“走着学”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基础学院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创新组织“梧桐树下学四史”红色之旅等主题党日活动,让一堂堂“行走中的党课”点亮红色初心。

学院结合主题党日等长效化机制,采用引导式教育体验模式,注重把内容变问题,把答案变行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寻访红色地标+聆听红色故事+竞答红色知识”的多重形式,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组织全体教工党员前往蔡元培故居、韬奋纪念馆、周公馆及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学习,通过脚步丈量信仰,缅怀革命先烈,追寻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党员教师们通过视频回顾、语音播报等,认真观看和聆听红色故事。着眼学懂弄通做实,参观学习过程中还设置了“四史”“红色地标”等多模块的知识竞答,将深入领会“四史”精神融入到学习全过程,做到边走边学边受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中共一大会址,全体党员面向红色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用心感悟初心历程,宣示矢志不渝守初心、奋发有为担使命的坚定政治信念。

  

全体党员在中共一大会址庄严宣誓

  

知识竞答活动现场


以史为镜,不忘初心。今后,基础学院将把“四史”教育作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身边生动的教育资源,引导全体师生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初心使命,为推动学院深化改革发展、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贡献力量。


供稿:基础学院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