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多措并举,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的同时,有序推进各方面工作恢复正常运行。
三级联防,保证学生复学顺利进行
从3月19日起,光电学院研究生为了完成论文实验和科研项目研究需要陆续申请返校。按照学校疫情防控部署和要求,学院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的同时,对符合返校条件研究生进行返校审批。研究生在返校获批前,向导师发送告知书80余份,要求导师配合学院一起做好返校研究生返校前、返校途中和返校后各个环节的个人防护,并按学校、学院要求做好返校后的研究生健康管理、实验室消毒和研究生日常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并告知学生如果发生发热、呕吐等症状的处理办法。自返校以来,光电学院研究生无任何与疫情相关的异常情况发生。学院采取的 “学院——学生——导师”三级联防方式,保证了研究生复学的顺利进行。
及时调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进入五月,随着研究生陆续返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和指导工作方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由全部线上教学,转换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同时满足了已返校学生现场授课的需求和未返校学生线上授课需求。导师的指导工作也转变为“现场指导+线上答疑”组合模式,导师们和实验室按照研究计划定期举办线上讨论班和团队会议。学院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的变化,稳步有序地推动研究生教学与指导进入正常秩序。
分类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细分需求,精准指导。疫情对学生带来巨大影响,针对此种情况,辅导员积极调研,将学生的需求精细化,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多举措多渠道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学院举办专场空中招聘会、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就业公众号梳理发布就业信息等为有就业意向的同学提供岗位信息、通过“云班会”“云讲座”等形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简历指导、面试指导等,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二是云课堂引导学生做好生涯教育。学院依托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示范工作室——“职引”成长小组工作室开展“职引”生涯团体辅导线上活动。借助welink线上会议平台,通过策划丰富的活动,充实2017级、2018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三是精准指导助力考研学生求学深造。随着考研升学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前期学长经验交流的前提下,本科生毕业年级辅导员及时了解各校复试相关信息、提供复试简历制作指导及复试面试指导等,助力考研学生做好充分的复试准备。
暖心守护,校友资助齐育人
光电学院依托校友捐赠的防疫物资,为返校学生提供防疫健康包,制作防疫宣传小提示等,构筑学生在线学习生活安全防线,守牢学生安全责任底线。随着防控措施的深入、防控领域的扩大和防控对象的细化,光电学院积极发挥校友资源,号召校友用实际行动助力母校疫情防控和复课复学。截止当前,光电学院97届校友吕波积极向学院捐赠疫情防护物资三批价值30万元,包括医用一次性防护口罩1000个、消毒酒精4000多瓶、酒精喷雾2000多瓶、免洗酒精凝胶4000瓶。
全面消杀,创造卫生安全舒心的实验环境
学院各系在复学复研过程中坚持做到思想警惕不松懈、防控要求不降低、工作质量有保证。4月中旬,学院科研实验室陆续开放。至今已经100%恢复开放运行。各实验室严格遵守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空间,保持科研人员安全距离,师生均佩戴口罩。安排老师在实验室值班,进出人员必须做好出入登记,做到留痕可追溯。学院组织实验室教职工、物业人员和党员教师志愿者一起,对新光电大楼的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消杀。实验室每天还进行二次以上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并做好记录。各实验室每天提交《实验室进出人员信息登记表》和《实验室值班登记表》电子版给系秘书,由系秘书汇总后交至学院办公室做到随时可查。在各教授团队的科研工作室中,研究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已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实践我校“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的规划安排。
随着学生的顺利返校,本学期的教学科研活动逐步步入正轨,光电学院各部门也为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做好了细致的准备。
志愿者和物业阿姨一起做好人员进出的测温、登记工作
学院教师对科研实验室进行消杀
对每日进出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登记
研究生在超净室开展科研工作
志愿者搬运校友捐赠物资
供稿:光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