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献血60次,累计献血量达44200毫升,先后三次获得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近日召开的2020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炜获2019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市级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奖项。
张炜的QQ个性签名是大家耳熟能详也是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8个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二十一年的坚守,他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着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据了解,张炜老师早在1998年大二时就开始投入到无偿献血中,到研究生毕业前已无偿献血15次,累计4000毫升。2006年工作后,了解到成分献血(即单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用处更大,他便开始参加成分献血。但因为成分献血耗时长,且必须依托固定式设备,他便辗转南京西路献血屋、虹口区采血站、上海市血液中心、长海医院采血站等处参加成分献血。13年来共参加成分献血41次,年均超过3次。
张炜老师不仅自己身先士卒,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和带动身边人。在7年的辅导员职业生涯中,在他的直接影响和带动下,他所带的环境艺术专业1班20多位同学中有半数参加过无偿献血,其中多位同学多次献血,成为学院当时的无偿献血“达人”。不仅是学生,他的辐射效应还扩展到身边的同事。在担任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期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医食学院学工办全体辅导员参加无偿献血,每年都超额完成学院教工献血任务。2018年转任版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后,他依然初心不改,坚持带头献血,并在工作职责范围内为献血师生做好后勤保障和宣传表彰工作。老师们的率先垂范,也同时感染和影响着广大同学。
精神文明建设是触动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近年来,校文明办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崇德向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的种子扎根在师生员工的内心深处,彰显上理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张炜老师志愿献血二十一年
供稿:校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