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疫情下的“音乐之声” 助力国际学生感知中国音乐

沪江直属党支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三

2020-04-17 454 文: 图: 编辑:李思维

4月14日下午,为了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的质量提升,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活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沪江直属党支部开展了主题为“助力国际学生,感知中国音乐”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体党员通过Welink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这是自去年主题教育以来沪江直属党支部举行的第3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0余名在校的国际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沪江直属党支部书记陈红在活动中讲到,自去年主题教育学习以来,直属党支部开展了党员教职工志愿辅导国际学生汉语学习活动,以及国际学生抗疫心理健康活动,全体党员教师踊跃参加,得到了国际学生的广泛好评。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沪江学院人文素养学科优势,以“感知中国音乐”为主题,帮助国际学生学习和体验中国音乐,深度感知中国文化。


沪江直属党支部书记陈红讲话


音乐系和人文素质教研部的5位党员教师各显其长,通过讲解、弹唱、吟诵、赏析等多维度引导国际学生感知中国的音乐之美。

郭昕老师是国内首位流行音乐研究博士,他在现场用吉他弹唱温馨励志的歌曲《外面的世界》,这是我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作品,多年来一直鼓舞着远离家乡的人。优美的旋律,有温度的歌声,博得了国际学生的阵阵掌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共同感受音乐魅力的热情。


音乐系郭昕老师弹唱《外面的世界》


与国际学生交流互动中


孙莎老师一直从事着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探索。她与人文素质教研部刘永老师一起为大家带来了经典佳作唐诗《黄鹤楼》的配乐演唱。刘永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诗歌并深情吟诵,孙老师则特别为诗歌作曲,以弹唱的形式带领国际学生学习和感受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之美。



孙莎老师弹唱诗配乐《黄鹤楼》


刘永老师现场吟诵唐诗《黄鹤楼》


强薇老师梳理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脉络,为国际学生普及了民族乐器的知识,她重点分享了琵琶的的历史和演变,同时赏析了一首有国际学生参与演出的苏州评弹《枫桥夜泊》,旋律之美让在座的国际学生赞叹不已。


强薇老师带领大家赏析苏州评弹《枫桥夜泊》


有声乐专长的李花老师通过Weink在线形式,带领国际学生远程欣赏和学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茉莉花》。一段耳熟能详的中国风旋律,委婉流畅、柔和优美,令全场师生沉浸入音乐的美好时光。

余音袅袅,情感浓浓。活动结束时,国际学生热情地与老师们交流互动,纷纷表达了对本次文化体验活动的喜爱之情。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女学生ROZYGUL HUDAYNAZAROVA说到:“通过本次音乐感知,使我喜欢上了中国音乐,也更加喜欢中国”;肯尼亚学生LUKALE NELSON OWATE说:“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活动,疫情期间,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同时也增加了语言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现场师生合影留念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病毒无情人有情,沪江直属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在校的国际学生送来了一场美妙的精神享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音乐,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亦是一种文明的载体,它可以超越国界,打破语言壁垒,引发全人类的情感共鸣和心灵交融。本次感知中国音乐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加深了国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和喜爱。


供稿:沪江学院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