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中国新闻网:中国商飞与上海理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携手推动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

2020-04-16 144 文: 图: 编辑: 董真

中国商飞与上海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王博 摄


中国商飞一行参观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 王博 摄


在5G应用场景下,如何远程对飞机进行损伤探测与分析?针对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如何突破3D打印设计、制造、检测方面的技术?面对这些商用飞机领域的探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13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合作攻关、携手共进,推动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

根据协议内容,除了科研合作,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组织架构等领域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

飞机制造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而上海理工大学是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其学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培养优势与中国商飞对技术创新和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相契合,此次签约,是上海理工与中国商飞多年合作共同期盼的结果。

自2018年起,中国商飞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东风与上海理工主要副主任举行多次会谈,对太赫兹等光学相关技术、系统工程、增材制造等特色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等领域,双方表示出浓厚的合作意向,并在多个方面开展了联合攻关。

2019年,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理工大学联手成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上海航空创新中心暨上海增材制造航空创新研究院(筹)”,以期通过“产学研用”资源协同,赋能中国航空制造业创新发展。2020年春,上海理工与中国商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问题,主动作为,提前布局,建立起全面合作关系。

上海理工党委书记吴坚勇表示,希望双方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精诚携手、精准对接、精细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密切合作、拓展合作、加深合作,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共同助推中国大飞机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上海理工大学高水平建设。

贺东风指出,当前,国产商用飞机产业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商飞热忱欢迎上海理工大学加入大飞机事业,希望双方以本次签约为契机,实现校企全面对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化交流,创新合作形式,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质成果。

一架商用飞机由上百万个零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设计、制造都是一项精益求精的工程。上海理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开始和中国商飞在民用飞机零部件增材制造技术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形成了阶段性实用成果。

国外的熔丝增材制造钛合金零件已经在波音787飞机上装机应用,但是相关技术和设备在引进时仍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上海理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联合承担了一项钛合金零部件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项目,使用这一技术进行相关零部件制造,可使相关零部件制造周期缩短50%、成本降低30%。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完成材料基础工艺研究探索,目前正在探索产业化落地方式。

此外,聚焦 “复合材料无损探伤”等技术难题,上海理工大学同样给出了多学科交叉攻关的研究方案。

上理工机械工程学院的王家杰毕业后进入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工作,主要承担大飞机重要质量问题的调查以及质量改进工作,作为原上理人、现商飞人的他说:“在学校,老师们的讲授让我们在机械制图和结构设计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促使我在商飞的工作中能更加的得心应手。一个是帮我打下扎实基础的地方,一个是伴我快速成长的地方,上理工和商飞的合作注定会出现更多个像我一样的人,加入中国航空制造业,共同为大飞机事业的发展助力。”


来源:中新网    记者:许婧

原文链接: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114339&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