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主办的沪江国际艺术月迎来了两场系列活动,沪江音乐讲座——卡尔·尼尔森丹麦音乐的灵魂人物以及沪江音乐会——夜莺四重奏专场音乐会,来自丹麦的夜莺弦乐四重奏乐团为我校带来了冬日的暖阳,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当中,感受着来自北欧的美妙乐声,这两场高水平的艺术活动受到学校内外的一致好评。
四位音乐家都是有着多年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职业音乐家。2014年9月,夜莺弦乐四重奏当选《留声机》杂志“年度最佳青年艺术家”,2017年12月,夜莺弦乐四重奏获得丹麦音乐家最高荣誉“卡尔·尼尔森和安妮·玛丽·卡尔-尼尔森基金会荣誉大奖”,她们的音乐足迹遍及全球,此次恰逢她们在上海的专场音乐会,我校也是巡演中唯一一场高校演出活动。
音乐讲堂上,四位音乐家精心准备了很多精彩的音乐片段,从卡尔·尼尔森开始,将丹麦音乐的发展历史以线性的时间维度娓娓道来、层层展开。尼尔森的创作范围极广,交响曲、歌剧、室内乐,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将丹麦的民间音乐的曲调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音乐家们现场演奏了这些片段,旋律非常优美动人,那种民间旋律的美感和中国音乐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听起来非常的悦耳和亲切。同学们在讲座现场认真地聆听,感受着音乐家带来的美好音符,听音乐家们讲述着丹麦音乐发展的精彩瞬间。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提问,当有同学问音乐家们是否熟悉中国的旋律,音乐家随即演奏了中国经典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片段,以及民歌《茉莉花》的片段,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为中国旋律走出国门感到自豪。还有学生提问,音乐家们是如何在排练中磨合以及处理音乐作品的,音乐家们分享谈道,她们在一起合作12年,彼此非常了解和默契,如同家人一般。因此,她们对于作品的演绎甚至可以通过彼此眼神的交流、身体的细微的动作而感知,这也是她们成功的秘诀。
晚上19时,夜莺弦乐四重奏的专场音乐会在我校音乐堂沪江之厅拉开帷幕,此次专场音乐会还吸引了来自上海《21世纪报》的小记者团们,他们来到我校,专程采访了沪江学院常务副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陈红,对我校积极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理念进行了采访。
音乐会上,四位音乐家完全投入到音乐的诠释当中,每件乐器的声音都回响在现场空气中,室内乐的优雅和精致在他们的演奏当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音乐会现场的气氛庄重而优雅,观众的情绪也被音乐带动着跌宕起伏。上理师生和小记者们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安静地聆听,演奏完毕报以热烈的掌声,充分展现出我校师生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之情。
音乐会在肖斯塔柯维奇的弦乐四重奏中结束,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小记者们上台为音乐家们鲜花,感谢她们带来的精彩音乐表演。乐声渐远却余音绕梁,夜莺四重奏的专场音乐会虽然结束了,艺术带给师生们的享受还在持续着。她们的音乐留给大家很多思考,我们的民族音乐如何更好地发展,如何与现代音乐更好地融合创新,理工类院校如何更好地开展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普及人类的优秀艺术,沪江学院也将会继续为我校大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盛宴。
音乐会现场
四位音乐家与老师合影
小记者团们专程采访沪江学院常务副院长
四位音乐家演奏
供稿:沪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