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头条

“一间过渡房”助力上理“青椒”追求诗和远方

2019-10-151884编辑:董真摄影:王博

问了各类房屋中介、见过无数个“奇葩”房东、高额租下“老破小”还要担心随时被涨租……这些惨痛的回忆想必很多初入职场开始租房的青年都经历过。而对于今年入职上理工的“青椒”们,最近遇上了好事。10月9日,上海理工大学人才公寓正式在杨浦区佳木斯路2号揭牌并投入使用,“我们的初心,是帮助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解决民生问题,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后顾之忧,为学校推进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上理工人事处处长姚俭说。寻着这样的初心,“一间过渡房”成为上理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

“做足准备”突破瓶颈  帮助“青椒”打消焦虑

健身房、公共厨房及就餐区、衣服烘干房、地下车位、24小时保安及酒店式前台服务,沙发、床、桌椅、空调、热水器和窗帘等家具家电也一应俱全,为了能让新入职的“青椒”实现直接拎包入住的理想状态,上理工人事处的老师们可谓“做足了准备”。

上理工地处杨浦区中环线附近,过渡性住房十分有限,而且周边租房的价格较高,成为限制学校人才住房的瓶颈问题之一。当得知佳木斯路2号有公寓房对外承租后,人事处的樊小军、李维佳、李伟等老师前后跑了20余趟,面对多家单位“抢租”的情况,他们代表学校以低价拿下承租权。在李维佳老师看来,这是需要“谈判”技巧的心理战,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懈怠拱手让人。“停车问题、健身房的使用、公共厨房水电费等等,但凡老师们担心的生活问题,我们都提前想到了,并且以比市场价偏低的价格拿下实属不易,只为了老师们能在这住的安心,让他们在工作中更放心。”李维佳说。

“没想到从选房间、办理申请再到入住,只用了半天时间。”机械工程学院的张广成老师感慨道,“要为学校的办事效率点赞,让我们这些刚来到上海这座新城市打拼的人瞬间消除了焦虑感。”而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周瑞睿老师看来,住进像“网红民宿”一样环境的公寓,实在是“幸福感飙升”,10分钟骑车到学校的通勤距离,也让他能在办公室多待一会。
据了解,作为上海市属高校,上理工人才公寓数量位居同类高校之首,另外更“亲民”的是,人才公寓没有“职称”“级别”之分,新入职的“青椒”们都可以提出申请。

“花大力气”关注成长  激励“青椒”干事创业

“青椒”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上海理工大学目前40岁以下的“青椒”数量占到所有教师数量的46.6%左右,“青椒”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对此,姚俭表示,帮助刚入职的老师们解决过渡房“刚需”问题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用有力举措扶助人才,为“青椒”干事创业铺好路,是学校需要“花大力气”的工作之一。

目前,上理工已针对“青椒”,制定了成体系的培养通道。刚刚入职、首聘期内的优秀青年教师可申请“思学计划”,受聘期满后、业绩突出的可继续申请“志远计划”,青年教师实施二年助教制,帮助青年教师二年内过教学科研关。另外,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以2年境外研修、境外培训为主的“乘风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前往世界名校交流,获得“青椒”们的大力点赞。

环境与建筑学院青年教师黄蓓佳就是“乘风计划”的入选者之一,目前在耶鲁大学环境与森林学院产业生态中心访学。访学期间,她与国外团队合作,作为第一作者在环境学科的顶级期刊EST发表论文。“借助乘风计划,我结识了国外做产业生态学、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顶尖学者、课题组团队,通过参与他们的项目、共同发表研究论文,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与国外学者在共同申请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等方面持续合作。”黄蓓佳说道。

姚俭介绍,上理工将进一步丰富并完善人才队伍“引、培、用、评”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把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人才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人才公寓外景


人才公寓公共区域


人才公寓温馨时尚的内部环境


供稿:党委宣传部、人事处

文: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