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上海教育:暑假必修课!这群上理大学生用脚步绘制“温度地图”

2019-08-16452编辑:董真摄影:

贵州、西藏、天津、浙江、上海……一个个带有温度的坐标,绘成了上海理工大学同学们的实践“温度地图”。

从7月2日开始,上海理工大学的130多支暑期实践团队踏上实践之旅,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支农支教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上演自己的暑期“必修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翻开他们的实践日记吧!

浙江省长兴县

7月11日 34℃ 阴转晴

心情:用温度为长三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线”

踏着雨后泥泞的小路,头顶34℃的烈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相传”实践队边走边问,寻找“藏”在浙江省长兴县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长三角的25座城市、5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就这样一一“走”遍。

“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的一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就想实地调研红色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队长刘跃铭介绍。从城市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山间的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一个多月来,这个团队的成员用脚步丈量长三角,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和系列主题宣讲等方式进行调研。

单单是调研还不够,同学们还针对红色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来想“点子”,为长三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线”,规划红色线路图,促进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提升红色德育资源的育人实效。“有温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支撑着我们前行,这一路沐浴在红色精神中,让我们的内心温暖而坚定。”队员殷洁如感叹。


“星火相传”实践队在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贵州省湄潭县

7月15日 30℃ 晴

心情:爱心“满格”,化身脱贫攻坚战“战士”

三十二排长桌、六十把座椅、百平米场地,这是贵州省湄潭县四十余个小朋友的暑期学习课堂。在这里,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筑梦”小分队化身脱贫攻坚战的“战士”,进行实地调研和暑托班服务。

湄潭县去年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三年多时间里,共计搬迁15143人。田坝社区是湄潭县最大的搬迁安置点,如今依旧存在社区难管理、城镇难融入等问题。团队成员上午给孩子们授课、辅导,下午去调研当地的扶贫攻坚情况。“我们在辅导小朋友暑期作业的同时,还开展绘本阅读、军体拳、科学小课堂等丰富的课程,后续可以进行远程授课、建立电子图书馆,助力贵州省脱贫攻坚战。”队员严俊介绍道。

在团队调研的湄潭县高台镇三联村,破旧的木屋建筑丛中,孩子在屋檐下嬉戏,老人在择菜,“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刷在一旁的墙上。骆红燕感慨道:“精神文明建设是异地扶贫工作重要的方面,希望通过我们的微小努力,增强移民对社区的认同和融入,更好地适应新的城市生活。”


“筑梦”小分队为暑托班同学上安全教育课


陕西省延安市

7月17日 25℃ 晴转多云

心情:争做新时代的“红军传人”

一顶顶八角帽、一只只军绿色书包、一双双黑色布鞋……“全副武装”的21名团学骨干“红军战士”,在校团委组织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延安精神,接受心灵洗礼。

“真”是实践团此次延安之行最直观的感触。在杨家岭、枣园、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等地,师生们同学习、同参观、同实践、同住窑洞,这种“可以触摸”的红色文化使师生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

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荡涤着每一个人的心,“零距离”感受如今和平年代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正如培训班学员张瀚升所言:“作为学生干部,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以身作则、多做表率,把我们学到的延安精神传递给大家,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实践团成员聆听延安革命故事


北京市

7月18日 37℃ 晴

心情:为高质量就业寻求“结合点”

在北京37℃“炙烤模式”的高温预警天,机械工程学院“就业经理人”周蓉老师和几位同学马不停蹄地奔赴发那科北京总部,这已经是他们走访调研的第33家企业。这个暑假,他们奔赴北京、南京、青海、江苏等多地,对接国家重点行业企业,为进一步推进“智造强国、成才报国”的就业价值和理念做出努力。

“只在大城市就业”“高校所在地择业优先于生源地就业”“非岗位对口不做”“只进外企”……机械学院根据前期调研,发现高校应届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这些片面或狭隘的就业观,于是利用暑期发起了“大学生就业实践计划”,通过此次走访和调研,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企业反馈人才需求,使得校企合作找到“结合点”。

谈及在调研中的收获,队员迟丁康说:“我们走访了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优秀企业,开拓了视野,有助于明确工作方向。由此可见,走进企业、走向社会是和学习同等重要的事情!”


实践团成员在发那科北京总部调研


江苏省苏州市

7月20日 35℃ 晴

心情: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健康“把脉”

如果你看到一群人撸起袖子、裹起裤腿,在湖泊中寻寻觅觅,不要误以为他们是在水中嬉戏,而是环境与建筑学院“饮水思源”实践小分队正在采集水样,监测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的水质健康状况。

实践团队兵分两路,沿着嘉善—青浦—吴江区和嘉善—平湖—松江—金山区两条路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饮用水源地调查。采集水样、记录数据、实验室分析、周边环境调研、问卷调查……这一整套流程里,仅仅是采集水样一项工作就让队员们经历了重重“关卡”。由于复杂的水系与道路综合交错,实地环境与卫星地图上显示并不完全一致,这就要求团队现场确定采样点。“采样需要在湖泊边缘及湖泊中心进行,和35℃的高温‘亲密接触’,太阳的直射与水面的反光让我们像在蒸桑拿。”队员黄炯说。

长三角各城市间的生态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水源地水质以及跨地区水质综合治理方案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队长严南峡所言:“我们希望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影响黄浦江上游水质的潜在因素,对水体质量进行合理评估,为长三角一体化水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具有参考性的依据。”


“饮水思源”实践小分队在采集水样


天津

7月21日 36℃ 晴转多云

心情:保家卫国的热血比气温更高

“在练习战术动作时,手里拿着枪,在地上磨出了血,但是如果班长一声令下,不管手上的血流得多厉害,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倒下、往前爬。”在天津某武警部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鹏川正在训练,他早已把这种常规性训练概括为“男儿的血性”。

刘鹏川在2017年穿上了心心念念的帅气迷彩衣。早晨五点半起床、体能训练跑步三公里、专业训练、体能训练武装五公里、专业训练、晚上十点训练结束……这一天的部队实景是他两年军营生活的缩影,“无论外面是将近四十度的烈日,还是零下十几度的严冬,我们都雷打不动地开展训练”。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刘鹏川和战友们在紧锣密鼓地训练中,“希望10月1日那天给大家一份惊喜”。距离退伍仅有几个月时间,他依旧恪守着入伍的初心,“比训练时的气温更高的,是我们保家卫国的热血!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这样滚烫的人生!”


刘鹏川(右一)和战友在训练


四川省西昌市

7月25日 28℃ 晴

心情:用智能手机“助推”凉山彝寨精准扶贫

大凉山彝族青年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如何?对其生活方式、彝族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对精准扶贫和家乡振兴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土生土长的凉山人江凌老师,带领三位应届毕业生远赴凉山州,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进校园”和“入户彝族村寨”调研。

从校园到彝寨,从留守学生到彝族青年家庭,从凉山州州府西昌市到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布拖县……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国家“三州三区”的深度贫困地区,依靠网络扶贫等创新道路快速发展起来的彝族村寨,如今依旧屈指可数。但是网络和智能手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就如江凌老师所讲:“沧桑巨变,感同身受的是新兴的智能手机在新时代的伟大浪潮中,喜闻乐见而又百花齐放地传播经济文化、搭建商务平台,助推精准扶贫和振兴彝乡发展。”

28℃、海拔2000米的凉山,伴着徐徐山风,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开展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对彝族学生、彝族青年家庭和彝族农村青年基层干部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进行了摸底,形成了数据、画像和深度个案,实践队员们说:“这些成果对于释放‘拇指经济’、指导彝族地区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作用,提供参考意义。”


实践团在彝族村寨调研智能手机的使用现状


西藏拉萨市

8月5日 15℃ 阵雨

心情:闪耀在祖国西部的“格桑花”

开往拉萨的列车正徐徐地从上海站出发,一位青年坐在窗前,手托着下巴,遥望远方。他就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谢李洋。经历48小时的漫长车程,抵达拉萨后,谢李洋将用接下来的志愿时光,把格桑花印刻成为其一生的风景。

“想到祖国各地去看一看, 做一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事情,通过西部计划了解祖国目前的发展,而不是把眼光只集中在大城市里。”本着这样的初衷,谢李洋很早前就通过网络和老师了解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的相关事宜,通过面试和体检,如愿地成为西部志愿者中的一员。

从酷热的上海转入15℃凉爽的拉萨,谢李洋不但要适应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还要适应身份的转变。如今,他已顺利通过培训,如何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等相关工作是他面临的新难题。他说:“我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最佳的精神面貌为上理学子代言,为西部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支支队伍,一个个上理学子,就像是小小的火苗,用奋斗的热情点燃了各自的坐标,共同组成了实践的“温度地图”。高高低低的气温里,藏着上理学子火热的内心,他们书写着行走的力量,在这铿锵有力的足迹中闪闪发光。


谢李洋和其他志愿者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出征仪式上


来源:上海教育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7jAV7mBAlPyF1AHljmd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