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头条

复旦大学和我校共同举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研讨会”

2019-06-065628编辑:董真摄影:

6月5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上海市高校、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及其他外省市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复旦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武世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陆靖等出席会议。会议分别由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和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主持。


会议现场


丁晓东校长致欢迎辞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致欢迎辞。在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之际,上海率先组织召开聚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两大主题的研讨会,抢抓国家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本科专业。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体现了部属“双一流”建设高校与高水平地方高校共同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的校际合作新模式。


陆靖主任作特邀报告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陆靖作特邀报告。陆靖结合案例分析指出,建设一流专业要立足本专业实际,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选择标杆,通过比较找准定位、凝练优势,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专业发展格局。


徐青森副司长发言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题交流讨论环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作引导发言。徐青森指出,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一流专业建设旨在引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内涵。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目前工作已进入组织报送和推荐阶段。

在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各高校要把握好八个关系。一是要把握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要站在全校角度做好顶层设计,通盘考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二是要把握好单一专业建设与专业交叉融合的关系。促进、鼓励专业交叉融合是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打破专业壁垒,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三是要把握好现在时与将来时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当下实际优化专业结构,又要结合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愿景谋划专业发展。四是要把握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充分理解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数量服从质量。五是要把握好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的关系。专业建设是目的,专业认证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保障手段。六是要把握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同步提升,相互促进、相互交叉融合。七是要把握好技术形式创新与提升思想内涵之间的关系。要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推进课程建设,不能单纯以教学技术的改革代替内涵质量的提升。八是要把握好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把课程思政作为推进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专业课教学要找准育人角度,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交流发言环节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雷启立,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川勇,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等先后作交流发言。


周爱军副主任发言


在“专业认证”主题交流讨论环节,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作引导发言。周爱军介绍,评估中心目前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师范类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的三大类专业认证工作。专业认证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检验专业是否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二是考察专业体系是否有效运行,三是提供专业质量保障标准和模式。通过专业认证,教育更紧密地融入社会,拉近与行业产业之间的关系;促使专业教育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引入“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倒逼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形成内部质量驱动机制,强化标准、持续改进。


交流发言环节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安徽工业大学校长魏先文、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曾长淦先后作交流发言。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陈道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丹分别带来以专业认证为主题的报告。在经验交流环节,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胡吉明、复旦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吴晓晖、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坚民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计伟荣分别就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


陈道蓄教授作主题报告


陈道蓄“实现课堂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培养的转变——专业认证的核心价值”:“以学生为中心”要在课堂中充分体现“目标导向”,要能说清楚学生“能力”目标,形成学生“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机制。


张丹教授作主题报告


张丹“加拿大工程专业认证概况以及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获得加拿大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在课程中大多采用设计项目的教学方式,提倡学以致用,以团队工作形式形成健康的竞争氛围。


胡吉明处长作主题报告


胡吉明“浙江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路与举措——以新工科建设为例”:浙江大学以拔尖学生培养改革先行推动全校人才培养改革和制度建设。“新工科”建设思路包括新的培养模式、新的专业布局、新的课程内容和新的方法推进。


吴晓晖副院长作主题报告


吴晓晖“从䇹政计划到本科荣誉项目——复旦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基于20余年的拔尖人才培养经验,复旦大学以高挑战度和高开放度的本科荣誉项目为抓手推进拔尖计划2.0。同时在“2+X”培养体系的改革框架下,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让每位学生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朱坚民处长作主题报告


朱坚民“上海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的实践”:上海理工大学打好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的“组合拳”,以“三个面向”引领专业改革与建设:面向行业需求,促进产教融合;面向国家标准,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面向国际互认,提升专业国际化水平。


计伟荣处长作主题报告


计伟荣“浙江工业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浙江工业大学遵循“面向需求、优化结构、突出优势、打造特色”的指导思想,提出“做强工科、做精理科、做特人文社科”的专业建设思路,专业建设优势特色明显,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全面开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本次研讨会围绕“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主题,聚焦一流人才培养,就“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会议展示了众多高校的优秀建设经验,为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交流平台,也为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增进了新的思考和共识。


来源:复旦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