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上海广播电台:【听】高校成果转化凸显科技创新贡献度

2019-05-241429编辑:董真摄影:

在本周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300个获奖项目中,来自高校的成果占比近40%。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上海高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激发科研成果转化的活力和潜力,提升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请听上海电台记者刘康霞发来的报道。




李攀:“水就变成了气泡水,洗的金属片上的油,不用洗洁精就洗干净。现在在做这个实验要考察温度的因素,摆动的速度……”

这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攀的实验室,普通自来水经特殊气液平衡器处理后,瞬间变为乳白色,不仅可直接用于冲洗蔬果,在工业清洗、河道治污等方面也能一展所长。



李攀:“在水污染治理上已经有了实际工程化,我们拿到了天使轮的融资,技术在同济来进行开发,产品在公司层面上进行运作,海尔、美的都在关注这个技术,跟我们来洽谈合作。”

李攀团队成果走向市场正是高校成果转化模式日渐丰富的一个缩影。同济大学修订《专利管理办法》,上线全新的“同济大学专利管理信息系统”,2017年,王占山教授团队的高性能激光薄膜6项专利授权转让金额3800万元,2018年,裴钢院士团队两项专利以2400万元转让。最近,同济大学又在探索以资本撬动,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科研管理部部长贺鹏飞透露:“正在筹备创新创业公司,专门做类似像风投那样的,既把产业做大,又能促进学科的建设,就是这个成果还在实验室阶段,他能投入一些,其他方面的市场引进来,相当于把最后这一公里的路给缩短。”

目前,上海全市有18所理工农医类高校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2018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总数达到5000项,成交金额36.55亿元,比2017年增长69.6%,其中千万级以上的合同数达41项。这些数字,展现出高校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越来越大的贡献度。

对高校而言,在成果转化中也搭建了产学研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载体。上海理工大学冷却技术知识服务团队带头人章立新教授对此深有体会,近年来,他和团队与十多个业内企业结成产学研联盟,更让他高兴的是学生成为了企业争抢的人才。

章立新:“还没入学,我让他先去见习,我从这些企业的高级职称当中聘了很多学校的联合导师,就联合指导研究生。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就是他有想法,能实现它,也可以到企业去实践。”

现在,上海理工大学在全国建有30个技术转移工作站,学校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管骁忙并快乐着。

管骁:“我们学校因为以工科见长,比较擅长于解决一些实际的具体的问题,跟企业贴合得更紧,这是上海理工大学做技术转移工作最大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大学科技园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本市1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平台。以同济科技园为核心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8年总产值达415亿元。贺鹏飞说:环同济的概念也在扩展,如今已形成一园多基地的布局,逐步涵盖了上海杨浦、虹口、普陀、嘉定以及孵化基地。

贺鹏飞:“我们也在扩展这些概念,现在叫泛同济知识圈,普陀也在做,嘉定校区也在做,方方面面都在为推动成果转移转化这件事做努力,这个概念要推出去,这个也是成果转移转化非常好的一种形式,把我们成果做到要市场认可。”



来源:上海广播电台

原文链接:http://www.news1296.com/smg/cms/app/5.5.0/share.html?loader=%7B%7D&viewport=%7B%22tag%22:%22h-viewer%22,%22data%22:%7B%7D%7D&view=%7B%22tag%22:%22c-share-content-view%22,%22in%22:%7B%22key%22:%221558012475676%22%7D%7D&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