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李祥永:做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耕耘者

2021-03-301616编辑:摄影:

【人物小传:李祥永,中共党员,副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曾获2020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20年度上海理工大学十大好人好事,多次获评学校优秀辅导员、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学校辅导员优秀征文一等奖和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曾主持上海市级党建课题6项,发表CSSCI论文5篇,所带学生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比赛奖励。】


李祥永老师在校园里


“学生在辅导员的心目中有多重,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就有多重。”这是李祥永20年辅导员工作生涯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作为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用信仰、用真诚、用执着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成为他们生命中温暖的存在。


做学生思想领路人:创新工作思路,筑牢思想基础

“中美贸易战是不是一场持久战?”“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处理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些有趣且“混搭”的讨论话题出现在能动学院党建品牌项目——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的现场。

对于辅导员来说,要抓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最核心的是能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经过近20年的创新和探索,李祥永总结出一套“体系化”的“说服学生”的工作方法。读书会上,他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讨论等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读《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引导大家使用其中的方法论讨论时事热点问题、解决生活难题,并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挖掘能动学科发展史、行业发展史中的党史故事,利用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将一个个看似难懂的理论落地。


李祥永带领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不应该是单向的灌输说教,而应该是双向互动。”李祥永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将创新思维融入每一堂思政课、每一次学生谈话、每一场学生活动,努力把辅导员“想说的”和大学生“想听的”相融合;将抽象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趣味性的生活话语;将“说教”变“说理”、将“枯燥”变“有趣”。


做学生成才助力者:厚植爱生情怀,大爱呵护成长

“时代和网络工具的发展扩展了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外延,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需求是不变的。”李祥永说道。在课堂、实验室、宿舍、食堂,在对校园每处观察中,在与学生每次对话中倾听、感受、判断学生思想特点、发展需求。


李祥永与学生沟通交流


李祥永先后在机械学院、版艺学院、能动学院担任辅导员,所带学生从文科生到理科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尽管时代在变、对象在变,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2020年年初突发疫情,身处沂蒙山区老家的李祥永,为了精准摸排所带500多名研究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他每天都要跑十几分钟,爬上一座500米小山的山顶,寻找大山深处的微弱信号,然后在零下十来度的寒风中工作四、五个小时和学生进行电话和网络联系,用一封封特别的“家书”稳定同学们疫情中的紧张情绪。

曾在2008年因所带专业缺乏就业市场,李祥永连续四年前往长三角、珠三角的各个角落,走遍行业各大展览会场,收集企业信息并为学生联系对口岗位,努力打破这一专业的就业困境。相似的情形再次上演,2020年疫情给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李祥永一方面与同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谈心谈话,并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就业资源进行联络,为每个学生至少推荐2到3个应聘机会,最终实现270名研究生中268名实现就业,签约率99.24%。


做伟大事业护航员:牢记初心使命,成为标杆走在前列

在完成日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事务性工作处理的同时,李祥永还担任了上海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指导体系建设生涯工作室主持人和校内多门课程的主讲老师。“信仰来源于对理论知识的扎实理解和对科学工作方法的掌握,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不能成为疏于学习专业知识的理由。”李祥永在担任辅导员期间获得了博士学位,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并坚持进行学术写作。“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从来都不是‘两张皮’,将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上升到学理高度,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指导实践工作,才能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完善。”李祥永说道。


李祥永获2019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


同时,他也将这样的价值观念传递给所带的研究生:“要结合学科特点将个人的理想同专业学科发展、国家发展相统一,自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相结合。”一年来,李祥永所带学生获国家级奖34项,发表SCI论文15篇,A类论文98篇,专利发明240项,并获研究生工作部2019年度研究生科创活动优秀组织奖。


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围绕“情感共鸣、理性认知、价值追求”的三重目标,李祥永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积极动员学生进行暑期“知行杯”社会实践,参加进博会志愿者、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思政课程内容,自觉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为毕业生们设计“导师寄语”“最后一次党课”等系列离校教育活动,唤起他们的初心梦想,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相结合,担负起时代新人的使命职责。


供稿:新闻中心

文:穆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