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起,沪上多所高校陆续开启返校模式。为了保障学生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安全和健康,各校纷纷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不少学校还提前进行了实地演练。从教室、宿舍、餐厅、浴室、图书馆以及运动场所等,凡是返校后会接触到的日常,都有相应规则。
回归后的大学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变化?一起跟随周到君走进这几所大学,认识下这个不一样的学期开端吧。
复旦:提供4种以上套餐、网上预约洗澡
4月27日起,复旦大学启动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
返校前一周,学校两次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努力让工作部署和防控措施落细落实,为校园安全和返校师生保驾护航。
学生返校后,将在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等指定区域内活动,明确移动线路。学工部门联合信息办开发学生返校申请确认系统,学生们还获得人手一份的《复旦大学新冠疫情防控期学生安心手册》。
在四校区所有通行校门口和多处重要管理场所,保卫处已完成“无感红外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部署,这一非接触式高精度体温筛查方式,可避免接触式测温导致的相互传染风险,并提高校门的通行效率。如遇体温异常情况,门岗安保人员将采用非接触式手持可视测温热像仪复查,提高入校人员体温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目前四校区已开放餐厅12个,学生开始返校后,所有餐厅将全部开放供餐。目前仍坚持防控标准不下降,保持不堂食状态,后续根据疫情发展趋势,经专业部门评估且具备条件后,将逐步开放堂食并进行科学管理和分流引导。
所有食堂都可看到单向进出的标识和路线,进口处设置红外测温,提供免洗手消毒液,排队处设置一米线间隔标识。食堂开放时间延长的同时,鼓励校内单位集体提前网上订餐、错峰错时取餐,鼓励师生自带饭盒打包。
不仅形式有讲究,吃饭的内容也有变化。食堂提供4种以上基础套餐,并增加改善型套餐、自选单品和风味菜品。在确保防疫标准的同时尽可能为师生提供更多选择。
学生公寓公共区域已完成一次全覆盖清洁消毒和设施设备巡检,学生入住学生生活园区后,物业承担24小时应急消毒任务。
在公共区域,按照“统一消毒用品,统一规范作业,统一消毒记录”要求,物业人员每天消毒4次,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至少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公示。若恢复线下教学科研,教学楼也做好了准备,已完成一次全覆盖清洁消毒和设施设备巡检。校内各处卫生间也没有被落下,配置了洗手液,张贴了宣传海报。
疫情之下倡导“社交距离”,在公共浴室也需要“洗浴距离”。
邯郸校区南区和东区两个公共浴室淋浴隔间和更衣柜间隔划分,淋浴龙头数量减半后设置预约上限。通过网上预约,实现分时错峰洗浴。在增设除湿设备和消毒用品的同时,浴室开放时间延长,每开放1小时后临时关闭1小时,对浴室进行消毒通风,每晚11点后彻底消毒。
校车也做好了运行准备,车上应急防疫物资配足配齐。运行时将做到一程一消毒,师生分散隔开乘坐,乘车人数不得超过座位数的50%,车厢后部预留两排座位供应急留观使用。虽然单程可载人数减少,但将根据返校人数增派车辆,尽可能满足师生需求。
在快递服务方面,学生返校后,邯郸校区、江湾校区、枫林校区所有快递站点全部开放,恢复寄件业务,保障师生快递收寄需求。各个站点储备临时货架,避免爆仓和人员聚集。师生前往站点取件须全程佩戴口罩,采取站点“立取立走”措施,继续关闭站点拆包装和休闲区域。鼓励同事和同学之间代取件。
校医院设置临时留观区,执行24小时值班制,配备防疫专用车辆,负责校内师生发热应急处置和健康观察点师生就医指导。
上理工:“考场式”就餐、图书馆人流量实时更新
“返校学生请走学生专用通道,准备好校园一卡通,出示健康码,接受测温、刷卡入校……”4月27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的各个出入口,“小喇叭”正在循环播放入校提醒。校门处设置了下车区、等候区、测温区、隔离区,层层“关卡”成为守护师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上午9点左右,该校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研三学生王伟成为了军工路516号门迎来的第一位返校同学。
“入校流程比我想象的要严格得多,要经过好几重关卡,但是这样反而让我对接下来在校园里的生活更放心了。”她说道。踏入久违的校园,王伟内心有些“小激动”,“最长的假期终于结束了,在学校能更好地静下心把毕业论文收尾,期待美好的生活能像校园的春日一样逐渐‘苏醒’。”
单人单桌、同向就坐、期间不得交头接耳……这不是考场,而是上理工返校当日的“硬核”就餐安排。
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食堂每日提供的餐食均为套餐盒饭包装,更加鼓励师生外带就餐。进入食堂前,师生需排队依序经过红外测温仪进行快速体温检测,单向进出食堂外,保持一米的距离排队。
为了迎接同学们平安返校,宿管阿姨们都化身“细节控”,除了常开窗户通风外,地面、台阶、茶水间、楼梯扶手、开关、门把手……对师生高频次接触的物品,实行一天2-3次的消杀频率,各项消毒记录也张贴在显眼处,方便查阅。
“单就我们第六公寓就有600余个房间,每天开窗通风、到了晚上再全部关窗锁门,再加上全方位的消毒工作一天下来每个阿姨的腿跑软了,但是为了同学们回来能更安全更安心,我们累点没什么。”上理工第六公寓管理员曹洁笑着说道。
图书馆是很多同学在校学习的“主阵地”,为了兼顾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图书馆实行“限流开放”入馆制,控制馆内人员密度,相互之间间隔一米以上。
“当前在馆人数59人,剩余入馆人数941人。”在图书馆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前的入馆数据,数据也同步在线上更新,师生们可以在图书馆网站、官微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实时查看入馆流量。
“目前入馆人数上限是1000人,后续将根据防控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我们借助出入馆数据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图书馆馆长陈世平介绍。
学校上线了体育场馆在线预约系统(试运行),从4月29日开始,面向在校师生开放部分体育场馆。乒乓球桌要间隔2米,网球规定是两人用一块场地,健身房也有人数限制,这些都在系统上提前预约。
上理工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防护礼包”:酒精棉球、一次性口罩、体温计、洗手液、防疫告知书……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发放。
同济:实名登记入宿舍、还书统一消毒
同济大学4月27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有序返校。前一天下午,同济大学在四平路校区举行学生返校模拟演练,以及早发现问题,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方案。
在四平路校区大门口一侧,已开辟了返校学生专用通道。一批寒假留校学生作为此次演练的志愿者,他们手提行李箱,模拟学生返校。
工作人员首先对他们的健康码进行查验,检测其体温,随后核对他们的身份,对合格者随即现场开通其校园一卡通的权限
学生刷一卡通进入校园后,工作人员对其随身行李进行消毒。对于体温异常的学生,学校在校门前设立的学生通道旁,特设了一间观察室,学校医务人员对其进行第二次体温检测和健康情况问询,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对其进行留观、送沪上发热门诊等分类处置。
为迎接学生返校,图书馆制定了恢复开馆的工作方案。在图书馆入口处,设立了一米隔离线,学生进馆前要接受体温检测,刷校园一卡通入馆。阅览室将视学生人数多少逐步开放。为减少人员聚集,一间原可容纳90人的阅览室,现最多仅能接受30人预约,学生也分散就座。
图书馆规定,学生对自己翻阅后的图书不可直接将其重归书架,而是要放入专门储书箱,工作人员将对这些书籍进行消毒。图书馆还在门口开通了自助还书服务。
宿舍楼前,学生宿舍疫情防控流程图、“欢迎回家”海报分立两侧。的学生在进入宿舍楼前,必须再次接受体温检测,然后凭自身校园一卡通进入,并进行实名登记。宿管人员在核对学生身份无误后,才能为其办理宿舍入住手续。各学生宿舍楼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楼内学生入住动态情况。
在学苑饮食广场,体温检测、排队一米隔离线、分散就座等防控措施依然没有放松,食堂就餐环境整洁、安全、有序。随着学生返校,学校将逐步开放更多食堂,学生进入食堂就餐时要接受体温检测,佩戴好口罩;用餐前要洗手;排队过程中佩戴好口罩,用餐时方可脱下口罩;用餐时分散就座;合理安排用餐时间,错峰用餐;倡议师生打包带走、单独用餐;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同学,不得进入食堂就餐。
实验室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也是此次模拟演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验室台面清洁,保持通风,人员也减少聚集。
同济要求各实验室全方位落实防控技术措施,每天对门把手、水龙头、实验台面等接触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对实验室人员实行限流。同时,学校还要求各实验室开展全面自查和仪器设备检测,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予以整改。
同济大学将根据此次返校模拟演练情况,将四平路校区大门、社区、食堂、实验室等工作模式复制到嘉定、沪西、沪北等其他校区。
来源:周到 作者:庞菁涵
原文链接:http://static.zhoudaosh.com/B65E4C617A16DC48A83BD56E45D643E04B9B3ECB92C191E67986AE1B17D17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