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5年辅导员科研实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期专题辅导报告在勤业楼212顺利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高校辅导员学刊》常务副主编、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朱平教授应邀担任首期主讲专家。组织部(党校)、学生工作部(处)相关负责人及全体实训班学员参加活动,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孟志雷主持。
刘德强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辅导员队伍提出更高要求,开展科研实训是破解“忙事务、轻研究”困境,推动辅导员从“经验型”“事务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型的关键举措。他提出全体学员应该锚定“政治强”的根本,紧扣国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课题指南聚焦核心议题,把准科研方向;立足“业务精”的追求,珍惜专家指导与研讨机会,在交流碰撞中提升科研能力;坚守“作风正”的底线,严守培训纪律,做到学用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为学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在专题辅导报告环节,朱平以“高校辅导员科研的选题与方法——编辑视角的考察”为题展开深度分享。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审稿经验,从高校辅导员科研特点与方法、选题的讨论、能力的训练三个话题进行分解,并用典型案例示范了论文逻辑建构、论据支撑的实用方法。他鼓励辅导员在科研工作中要“多试、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强调通过团队协作突破个人局限,提高科研效率与质量。在互动交流环节,他就学员提出的“如何将应用研究转化为理论研究”“现象级问题到本质性问题的转化”等困惑逐一解答,鼓励辅导员带着问题意识开展工作,在总结经验中提炼学术观点,在深耕细作中实现职业成长。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开班仪式与首期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今后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主动提升科研素养,以高质量科研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科研实训班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始终聚焦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已成为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赋能平台”。通过持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训练,该实训班不仅推动了辅导员科研工作的系统化开展,也成为赋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期科研实训班经过前期筹备,共吸纳53名学员,来自学校14个专业学院以及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涵盖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思政专职干部。从11月至12月,实训班将围绕思想理论、青年研究、科研方法等多个维度,组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分组研讨、素质拓展等系列活动,持续构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赋能的科研提升平台。
开班仪式
专题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