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正值上海中小学新学期首日,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杨其国教授和材料与化学学院李贵生教授分别走进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讲授“开学第一课”。
两位教授均聚焦“双碳”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主题。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杨其国教授分享了“‘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的学习和实践”,他指出,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而以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储能及智慧能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李贵生教授作了“光催化与碳中和”的报告,他指出,光催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在环境净化和新能源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比如针对二氧化碳排放给全球气候带来的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光催化技术还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使其变身为洁净能源燃料就是一种可行思路。两位教授勉励中学生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做“零废弃”的实践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杨其国教授1990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作为上理学子的杰出代表,在哈尔滨电气奋斗大半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哈尔滨电气集团的总工程师,荣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019年他回到母校担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李贵生教授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致力于环境和能源领域有应用前景的无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杨其国讲授“开学第一课”
李贵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供稿:党委(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