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的第2周是第五届上海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5月11日又正值母亲节,当天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联合长白新村街道共同举办“非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宣传周主题,街道居民与我校“享”手DIY手工团队携手,将非遗技艺体验与感恩母爱教育有机融合,打造了一场“以手育德、以艺润心”的劳动教育实践课。
活动以“非遗DIY,宠妈就现在”为主线,设置了“螺钿镶嵌”“宋锦珍珠画”“手工团扇DIY”三大非遗技艺体验板块。现场,斑斓螺钿、华美宋锦、雅致团扇,成为参与者们表达母爱与祝福的独特载体。参与者通过亲手设计、制作与创作,在劳动中体验匠心之美,在技艺中传递孝亲之情,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实践能力。
“享”手DIY手工团队的伊丽姆努尔·买买提、哈力达木·买买提依明、乃比江·凯尤木、米热妮萨·买提吐送、王院萍等同学担任“小老师”,为街道居民提供现场教学,耐心细致地讲解工艺流程、演示操作技巧。团队成员在教学中锤炼实践本领,在互动中深化文化认知,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和服务精神。
活动现场
现场特别设置了“爱的留言板”,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与真挚留言,跨越时空告白母亲。这些承载爱意的劳动成果,不仅成为母亲节最特别的礼物,也引导青年一代崇尚劳动、热爱生活、心系亲情。
共签“爱的留言板”
本次活动是“家校地”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了学校劳动育人功能、街道资源优势与家庭情感纽带的合力,将非遗文化传承、感恩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效结合,推动劳动观念融入青年成长全过程,在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与社区融合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建设和谐校园与和美社区注入新动能。
后续,学校将持续探索“劳动+文化”协同育人路径,以学生团队为主体,深化家校地共建机制,合力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团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活动合影